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 正文

蒙古經濟奇跡是怎樣煉成的

2014-08-20 13:40 來源:北京商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國家主席時隔11年訪問蒙古,讓輿論開始重新關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國家。在過去的十年裏,夾在中國和俄羅斯兩個大國之間的內陸國蒙古實現了令人矚目的經濟增長:採礦業空前繁榮,外資企業持續涌入,帶動去年GDP比2004年翻了6倍,一度被稱為下一個迪拜。經濟奇跡對於這個前社會主義國家無疑是針強心劑,然而,考慮到這一奇跡建立在國際市場對礦産品的需求、政局穩定與政策一貫性的三大基礎之上,未來能否延續輝煌仍存在不確定性。

   採礦業創造經濟奇跡

   作為冷戰時代社會主義陣營中的一員,前蘇聯解體決定性地改變了蒙古的發展方向。以1991年頒布《財産私有化法》開始,上世紀90年代的蒙古經歷了以政治自由化、經濟私有化為主要特徵的過渡階段,並遭受經濟衰退、通脹以及國民貧困化的多年折磨,倍嘗激進轉型的苦果。據估計,前蘇聯解體後的四年裏,蒙古的每人平均國民收入至少倒退了15年。

   隨著經濟轉軌的初步完成,蒙古經濟開始步入正增長:1994年GDP增長首次進入正區間,1996年則增長超過5%。然而自此之後,由於負債沉重、工業落後,蒙古經濟增長一直低迷,在世紀之交一度出現衰退。

   不過,隨著新世紀以來全球經濟高增長時代的到來,資源蘊藏豐富、私有化較為徹底的蒙古抓住了機會,並開始實現經濟騰飛。2004年蒙古GDP規模尚未超過20億美元,2013年已經達到125億美元,增長了6倍多,2012年甚至出現17%的驚人增長,從而宣告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經濟陰霾一掃而光。

   “蒙古近些年的經濟發展可以説是坐了中國經濟高增長的順風車,它的支柱産業——採礦業對中國市場依賴極大”,外交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時永明表示。礦業産值目前佔到蒙古GDP的30%、出口的86%以及財政收入的37%。

   吸引外資成關鍵

   然而,支撐蒙古採礦業的並非管理落後、資金缺乏的蒙古國企,而是嗅著礦産開採盛宴而來的外資。流入蒙古的FDI大約85%都投入礦業領域。因此,吸引外資成為蒙古政府的工作重心。

   為此,蒙古出臺了《外國投資法》並設立了外國投資局,根據該法,除了麻醉品、軍火等行業之外,所有行業都允許外商投資。然而,激進轉型後的蒙古卻不時遭受因黨派紛爭而導致的政局動蕩,這構成了對當地營商環境的挑戰。2007年,由於反對派在大選中失利,首都烏蘭巴托發生騷亂,造成300多人死傷,繫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動亂。

   政局動蕩的另一表現是政策的穩定性不強。2012年5月,蒙古政府頒布《外國投資戰略領域協調法》,對外商進入採礦、銀行等行業進行限制,導致當年FDI大降45.68%,蒙古政府不得不在次年修改該法,但外國國有企業投資這些行業的股權仍然受到限制。

   為了打消外商的疑慮,蒙古加快了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步伐。上月22日,蒙古和日本就蒙EPA談判達成一致,預計年底建立日蒙自貿區,這也將是蒙古所簽署的首份自貿協定。對外經貿大學WTO研究院副教授李楊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日蒙EPA對蒙古來説更多的是降低對中俄經貿關係的依賴,對日本則是貿易立國政策的延續,並包含了與中國競爭的因素在內。

   如何走出“荷蘭病”

   “西方積極發展與蒙古關係的目的,其一是在戰略上牽制中俄,其二是意圖獲取蒙古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日本”,時永明表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蒙古在安全和發展戰略上奉行西化路線,提出第三鄰國戰略。”蒙古國界被中俄環繞,第三鄰國戰略被視為蒙古尋求在大國之間保持平衡的一種嘗試。

   在“礦業興國”給蒙古帶來經濟騰飛的同時,也將這個國家的希望寄託于不確定的外部需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蒙古月出口從巔峰時的6億多美元縮至2億美元,2009年GDP比上一年萎縮超過10%。

   對採礦業的過度依賴也讓蒙古出現“荷蘭病”的苗頭:礦産開發帶來了財富,但卻推高了匯率和通脹,其他行業競爭力下滑乃至萎縮。近五年來,蒙古通脹率一直處於10%上下,今年6月和7月高達13.7%和14.6%。

   在從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20多年後,蒙古已經取得了經濟上的成功,現在正是實施第二次經濟轉型的最好時機,當務之急就是降低對採礦業和外資的過度依賴,發展本國的資源加工以及製造業,培育民族企業。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