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 正文

歐盟對中國“雙反” 引發“雙刃劍”效應

2013-05-07 10:17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歐盟近年來頻頻對中國産品進行“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其中對中國光伏産品進行“雙反”調查,涉及産品範疇超過此前美國“雙反案”,涉及中國企業對歐盟出口金額高達210億歐元,是迄今為止歐盟對中國發起的最大規模“雙反”案件。然而,此舉堪稱是一把雙刃劍,在對中國光伏企業造成傷害的同時也將殃及其自身長遠利益

  “雙反”調查頻頻發起

  歐盟委員會針對中國太陽能光伏産品企業發起的調查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27日,歐盟委員會應歐盟支援太陽能玻璃協會(EU ProSun Glass)的投訴要求宣佈對中國産太陽能玻璃進行反補貼調查。

  由德國GMB主導的歐盟支援太陽能玻璃協會在向歐盟委員會提交的投訴書中稱,中國玻璃製造商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已經從2010年的8%提升至2012年的27%,並且認為中國太陽能玻璃生産企業在電力供應方面得到政府的不正當補貼,從而能夠以低於生産成本的價格在歐盟市場出售産品,損害了歐盟太陽能玻璃行業的利益,要求歐盟對中國産太陽能玻璃徵收100%以上的懲罰性關稅。歐盟委員會在公報中稱,目前獲得的相關資訊足夠證明中國太陽能玻璃企業涉嫌獲得不正當補貼從而構成不正當行業競爭,因此可以展開反補貼調查。歐盟委員會認為如有必要,可能會在9個月內對原産于中國的太陽能玻璃徵收反補貼稅。

  歐盟委員會針對中國太陽能玻璃生産企業的反補貼調查是歐盟針對中國光伏産品企業展開的一系列“雙反”(即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的最新案例。歐盟委員會已經分別於去年9月和11月宣佈對中國産太陽能光伏産品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由德國“太陽能世界”公司牽頭、由歐盟部分光伏産品製造企業臨時組成的歐盟支援太陽能聯盟(EU ProSun)于去年7月24日向歐盟委員會正式提交了對中國光伏産品反傾銷立案調查的申請。歐盟支援太陽能聯盟在向歐盟提交的起訴書中指控中國光伏産品生産企業依靠政府提供的廉價融資和財政補貼,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在歐盟境內傾銷光伏産品。起訴書稱,中國産光伏産品的大量涌入導致歐盟市場價格大幅下跌,損害到歐盟光伏産品企業的利益,因此請求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産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和徵收反傾銷關稅。

  “雙反”傷害中國企業

  去年9月6日,歐盟委員會應歐盟支援太陽能聯盟的請求宣佈就中國光伏産品生産企業是否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在歐洲傾銷産品展開調查。歐盟發佈的公告稱,初步證據顯示,進口自中國的光伏産品對歐盟市場的價格及當地産品的市場份額産生了負面影響,進而對歐盟光伏産品企業的財務狀況造成了重大消極影響。如果調查結果證明中國光伏産品企業在歐盟傾銷産品,歐盟將採取相應貿易保護措施以避免歐盟利益受損。

  在歐盟宣佈對中國光伏産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後不久,歐盟支援太陽能協會又得寸進尺,于去年9月26日向歐盟委員會提出申訴,指控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光伏産品受益於不公平的政府補貼。去年11月8日,歐盟委員會發佈公告稱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産品進行反補貼調查。至此,歐盟步美國後塵,對中國光伏産品同時進行“雙反”調查,涉及産品範疇超過此前美國“雙反案”,涉及中國企業對歐盟出口金額高達210億歐元,是迄今為止歐盟對中國發起的最大規模“雙反”案件。歐盟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企業向歐盟出口了大約210億歐元光伏産品,約佔中國此類産品出口總額的60%,約佔中國對歐盟出口總額的7%。

  今年3月5日,歐盟宣佈從3月6日起對産自中國的光伏産品進行強制性進口註冊登記,這意味著歐盟朝著對中國産光伏産品徵收懲罰性關稅邁出了新的一步,因為歐盟反傾銷調查如最終證明中國對歐盟出口的光伏産品售價低於生産成本,歐盟就可對中國相關企業徵收追溯性關稅。天合光能歐洲公共事務總監容思禮告訴記者,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産品註冊計劃加大了太陽能市場的不確定性,並對歐洲太陽能産業造成重大消極影響。受此影響,歐盟的光伏産品價格自今年3月以來已經上漲15%至20%。此外,追溯性關稅的威脅和市場對光伏組件短缺的擔憂迫使歐盟太陽能企業取消和放棄大量太陽能項目。

  前一段時期,歐盟委員會調查人員紛紛前往中國蒐集證據,以核實求證中國光伏産品企業是否得到了政府的非法補貼和在歐盟市場傾銷産品。目前,歐盟對中國産光伏産品的“雙反”調查已經進入關鍵時期。根據日程安排,歐盟對中國産光伏産品的反傾銷和反補貼初裁決定將分別於2013年6月7日之前和8月9日之前作出。根據歐盟對反傾銷案件的調查程式,要確定中國企業的傾銷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歐盟要判斷中國企業是否存在傾銷;二是如歐盟判斷中國企業存在傾銷,但與歐盟的産業受損之間沒有因果關係,或歐盟行業受損的原因不是中國企業的傾銷,中國企業則也可免於受罰;三是即便證明了中國企業的傾銷的確導致了歐盟行業受損,但如懲罰中國企業會對整個歐盟的利益造成更大損失,歐盟成員國也會投票反對徵收反傾銷稅。貿易專家分析指出,歐盟這種反傾銷調查程式設計為政治磋商提供了條件。如果歐盟最終的調查結果驗證了前兩個條件,那麼中國就只能將重點放在遊説歐盟成員國投票方面。不過,要想通過遊説歐盟成員國投票反對徵收關稅並非易事,因為歐盟成員國投票採取“簡單多數”和“反向一致”的規則,棄權被認為同意,只有足夠的反對票(14票)才能使中國企業免於受罰。

  “雙反”傷害歐盟企業

  按照歐盟相關貿易原則,歐盟要採取“雙反”貿易措施必須滿足公共利益原則,即至少體系內25%的相關産能支援,才會最終通過。因此,歐盟必須在決定之前進行公共利益調查。公共利益調查是從整個大行業角度出發,在分銷商、安裝商、材料供應商、設備供應商、施工方、開發商六大領域進行問卷調查,以防止對整個産業鏈顧此失彼。據報道,公共利益調查的初步結果顯示歐洲內部反對票與贊成票逼近。

  歐盟對中國光伏産品企業展開的“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已經在歐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歐盟不少企業和知名人士都反對歐盟制裁中國光伏産品企業。4月17日,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AFASE)向歐盟負責貿易事務的委員德古赫特發出公開信,呼籲放棄對中國光伏産品企業實施懲罰性關稅。這封長達27頁的公開信得到了歐洲20多個國家的700多家光伏企業、1024名企業高管的聯署。公開信指出,來自歐洲光伏産業的1024名企業代表對歐盟對中國進行的“雙反”調查及可能産生的結果表示強烈關注,充分自由和開放的市場是太陽能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歐盟市場上太陽能光伏産業供應鏈價值的70%在歐洲,上下游供應商創造産值約400億歐元,提供了26.5萬個工作崗位。而提出對中國光伏産品進行“雙反”調查的那部分企業最多創造不超過8000個工作崗位。如果歐盟針對中國光伏産品的“雙反”調查最終決定實施懲罰性關稅,將會損害歐洲自身利益,導致光伏産品最終價格提高和傷害消費者利益,降低太陽能行業附加值,影響稀有材料和光伏設備出口,迫使各零售商和組裝企業大幅裁員,危及整個太陽能産業鏈,阻礙歐洲太陽能行業發展。

  歐盟向中國銷售太陽能光伏産品生産設備和原料的企業明確指出,這種“雙反”調查不妥,徵收關稅將適得其反,因為提高關稅不僅人為地抬高光伏組件的價格和損害消費者利益,而且也會危及歐盟太陽能行業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歐洲提供光伏産品安裝服務的零售商表示,歐盟如對中國産光伏産品徵收60%的關稅,歐盟在3年內將失去最高24.2萬個就業崗位。德國外貿和批發商協會(BGA)主席伯爾納日前明確指出,當前對中國光伏産品和陶瓷製品發起的反傾銷措施證明,歐盟貿易救濟體制是過時和不合時宜的,亟須革新和調整。尤其是在光伏案中,對中國産品徵收懲罰性關稅給歐盟企業帶來的巨大損失將遠遠大於給其帶來的好處。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