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 正文

全球經濟進入柔和增長階段 歐美經濟復蘇仍乏力

2013-04-18 09:38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核心閱讀

  2013年第一季度剛剛結束,全球經濟負面消息接踵而至。金融市場上,金價暴跌,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全球股市震蕩。實體經濟中,美國最新數據顯示就業市場仍然疲弱,通脹和製造業産出均下降;中國第一季度GDP增速也低於預期,國際評級機構穆迪4月16日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由“正面”下調至“穩定”;同一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調降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世界經濟似乎又走到了一個關口,復蘇動力何在?

  不利因素——

  歐美地區經濟復蘇仍然乏力

  去年年底以來,世界經濟顯示出明顯復蘇跡象。美國經濟分析與諮詢機構“環球透視”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拉吉夫·比斯瓦斯曾接受本報記者採訪,認為2013年投資者信心強勁,美國經濟將逐漸復蘇,中國經濟保持強勁增長,歐債危機將趨於穩定。然而,最近幾週以來,由於塞普勒斯申請額外救助導致歐債危機升級,中國GDP和工業數據顯示經濟增長有些放緩,美國最新就業數據顯示就業市場仍然疲軟等因素,投資者信心馬上受到嚴重衝擊。

  世界經濟復蘇的脆弱性由此可見一斑。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對年初以來有些過於樂觀判斷的“調整”,顯示經濟前景仍充滿不確定因素。路透社4月16日的分析稱,整體而言,之前的漲勢與全球經濟復蘇遲緩的步伐並不一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市場正試圖回撤至更符合基本面的水準。

  目前,全球經濟的關聯性在進一步增強。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簡稱“亞太經社會”)將於4月18日發佈《2013年亞洲和太平洋經濟社會概覽》。據該組織網站透露,報告認為今年亞太地區將迎來“柔和增長”。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謝棟銘則用“柔和復蘇”來形容今年的全球經濟。

  亞洲部分經濟體即使今年依然會有較強勁增長,但不足以改變全球“柔和”的基本態勢。匯豐銀行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范力民表示,亞洲地區大部分國家最近幾個月數據顯示經濟形勢改善,産出在加速。比斯瓦斯認為,2013年世界經濟增長前景仍然是溫和復蘇,其中東盟的經濟勢頭依然強勁。但專家普遍認為,歐美復蘇乏力會拖累亞洲經濟。

  歐債危機“底部”尚未形成,美國經濟復蘇乏力,均是制約因素。據亞太經社會估算,過去5年裏,歐元區和美國經濟及財政政策的不確定性令亞太區域各經濟體付出沉重代價,由此造成的亞太區域GDP損失達3%,相當於損失産出8700億美元。“世界經濟不僅增速減緩,而且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強,發達國家政策的不確定性是造成這一大環境的主因。”

  發展動力——

  中國經濟增長步調更加成熟

  在柔軟復蘇的背景下,未來經濟增長的動力何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的著名論斷是,中國的城市化和以美國為首的新技術革命將成為影響21世紀的兩件大事。謝棟銘強調,這就是全球經濟復蘇的動力。他認為,中國城鎮化改革釋放的大量需求,以及美國技術革命、頁巖氣等能源革命是未來幾年改寫全球經濟走勢的兩大推動力。

  受訪專家認為,中國經濟調整雖然會導致增速放緩,但從長期看,這有利於實現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曼谷郵報》網站4月15日的報道引述澳大利亞懷特基金公司投資經理格魯斯基的話稱,未來5或6年裏,中國經濟增速將會略有下降,但步調會比過去10年更成熟。

  匯豐銀行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表示,自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的增長引擎從出口向基礎設施投資和其他國內投資轉變。雖然基礎設施投資對經濟短期增長的影響不如出口來得直接,但它可以開拓經濟增長的長遠潛力。隨著通脹回落,中國政府可能採取措施來推動經濟增長。

  謝棟銘也認為,中國第一季度GDP增速低於預期有政府主動進行經濟轉型的因素。中國不需要增速很快,目前就業環境不錯,這是最重要的。下一步需要提高民營部門經濟活力,鼓勵民間投資,這將是一大挑戰。

  比斯瓦斯則認為,除了強勁的基礎設施投資,出口的增長尤其是對東盟等發展中國家出口的強勁增長也將帶動中國經濟。同時,大規模城鎮化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將推動建築行業的增長。

  “三速復蘇”——

  各經濟體需相互協調和體諒

  全球經濟復蘇還將取決於各經濟體的政策協調。IMF認為,全球經濟目前呈現“三速復蘇”:亞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等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屬於“高速”增長區域,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組成全球的“中速”增長區域,歐元區則屬於“低速”增長區域。

  各經濟體增速不同,相應政策不一致,對全球經濟復蘇造成影響。謝棟銘説,亞洲經濟增長相對較快,因此更擔心通脹。發達經濟體則擔憂經濟疲軟,因此推出寬鬆政策,這會對亞洲經濟産生不利影響。《華爾街日報》17日報道稱,日本的大規模貨幣寬鬆計劃導致日元匯率自去年年末以來累計下跌15%以上,不但引發相關國家擔憂,也促使美國對競爭性匯率貶值發出警告。

  謝棟銘認為,全球經濟復蘇很大程度上需要互相體諒和協調,但在目前柔和復蘇的背景下,二十國集團等協調平臺難有實質性進展。“從政策角度來説,新興市場國家的政策應對可以更加靈活,適當的資本管制和調控是必須的。”

  未來亞太地區經濟體的發展可能更需要依靠加強區域互動。亞太經社會認為,這一地區的經濟體需要在努力刺激需求的同時調整宏觀經濟方向,以促進基礎更為廣泛的可持續發展。而在全球經濟持續不確定情況下,包容性和環境友好型增長是創造新經濟活力來源的關鍵所在。

  (本報曼谷4月17日電)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