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肉風波”後,歐洲消費者購買肉類食品更加謹慎。圖為在法國巴黎的一家超市中,顧客正在仔細鑒別肉食。本報記者 崔 悅攝
牛肉食品裏出現馬肉、豬肉、驢肉,普通雞蛋冒充有機雞蛋,歐洲食品造假醜聞持續幾個月了。問題出在哪?歐洲的食品安全標準和著名的“可追溯規則”是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本報記者走進歐洲各國的養殖場、店舖餐廳、檢測和監管機構,探究歐洲食品産業鏈上生産、供銷、檢測監管等環節的真相與反思。歐盟曾宣佈將在4月15日公佈調查結果,人們拭目以待。
生産環節——
造假乃“行業潛規則”
不久前,德國曝出雞蛋造假事件,商家將傳統方式生産的雞蛋,貼上“散養”或者“綠色”標簽欺詐消費者。這一事件是如何發生的?在哪個環節出了漏洞?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走進德國涉案農場最多的下薩克森州的一家養雞場。
迪爾克·巴爾特斯的農場位於下薩克森州首府漢諾威市郊的畢爾姆村,距離市中心約18公里。巴爾特斯祖輩經營農莊,現飼養了約6000隻産蛋雞,屬於傳統養殖方式,即在一定空間的雞舍內,規定數目的雞可以自由活動。進入雞舍,記者看到雞舍裏照明模倣日出到日落的過程,由電腦自動控制,一天照14個小時。通風、喂食、撿蛋等工作都實現了自動化。
而散養雞場除了雞舍以外,還需要對應雞的數量按比例提供活動空地。如果飼養方法以及飼料都符合綠色有機標準,那麼這些散養雞蛋將獲得綠色有機認證。
巴爾特斯告訴記者,養雞場主除了出售自己生産的雞蛋以外,還會從中間商那裏購買一部分雞蛋。這是因為養雞場與自己客戶的供求關係不一定總能平衡,有時需要中間商來調配。這種做法本身並不違法,且所有雞蛋來龍去脈都清晰可查。巴爾特斯曾經被薩克森州的農業部門叫去,在電腦裏輸入他養了多少只雞,一共購買了多少飼料,電腦就會自動算出他的養雞場産出了多少雞蛋。如果他賣出的雞蛋與該數目差別較大,就需要接受更嚴格的調查。當然,從中間商那裏購買了多少雞蛋,也需要在養雞場的賬目中清楚地體現出來,而這些賬目都要保存10年。
但是,一些養雞場主通過虛報養雞數目的做法,可以賣出更多雞蛋而不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這次造假事件被曝光,也是因為一次偶然的司法糾紛。據巴爾特斯介紹,一位有機養雞場業主在司法糾紛中被發現所申報的養雞數目要高於養雞場內的實際存有量。業主卻對法官表示,“大家都是這麼做的”。原來,業主虛報養雞數量後,再從中間商那裏買進普通雞蛋,將其貼上“散養”或者“有機”標簽,高價出售。其實這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由於業主虛報了養雞數目,即使賣出的雞蛋更多,監管部門也不容易發現問題。而中間差價吸引很多養雞場業主鋌而走險。“一枚普通雞蛋出場價格在20歐分左右,而散養雞蛋則至少40歐分,價格翻一番。”巴爾特斯説。
德國檢查部門發現約有200多家養雞場涉嫌造假。巴爾特斯的養雞場由於本來就是傳統飼養,因此不存在假冒有機雞蛋情況。但在這次清查中,他的養雞場也被查出了一些問題,主要是養雞的數目略微超出了規定的數量。但總體而言,巴爾特斯養雞場受這次“假雞蛋”風波影響不大,他的“巴爾特斯雞蛋”品牌在周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客戶也都很信任他。
受這次事件影響最大的是有機雞蛋企業。調查還在進行中,一旦結果公佈,涉案的企業很可能面臨倒閉。
供銷環節——
標注不全相當普遍
2月底,宜家捷克分店的餐廳被曝在品牌肉丸裏摻了馬肉。據報道,“問題肉丸”並不是宜家自己生産的,而是由瑞典食品供應商谷納·達夫格公司提供。3月21日,瑞典傳統食物肉丸子在瑞典17家宜家餐廳重新供應。宜家食品部門負責人愛德華·穆赫對公眾宣佈,此次重新供應的肉丸,絕不含有馬肉,並向公眾保證,宜家今後將完善從農場到餐桌的監管制度。宜家集團國際事務新聞發言人伊娃·瑪格森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馬肉事件讓宜家面臨經濟和名譽上的損失,同時也是一場深刻的教訓。伊娃·瑪格森坦言,“我們應該對食品實行更嚴格的檢驗措施,之前我們只是做常規檢查,以確保沒有細菌或者對身體有害的物質,但是現在看來這些肯定不夠。”
歐盟的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和動物飼料生産者對於食品安全負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並在法律體系中建立了“可追溯性規則”,即通過有效監控確保從農場到餐桌整個過程所涉及的食品、動物飼料和飼料成分都必須安全,一旦哪個環節被查出問題,必須承擔嚴重的法律後果。
但在“馬肉風波”中,“可追溯性規則”成了擺設,正如歐盟經濟和社會委員會主席斯塔范·尼歐森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所指出的,“馬肉風波”比原來判斷的情況要嚴重,問題存在時間之長和治理難度之大也出人意料,尤其是在追蹤究竟誰是馬肉“假扮”牛肉的始作俑者的過程中,發現竟然存在多個源頭。目前還不清楚,這是從哪一個國家開始的。
法國的肉類監管一直都較為嚴格。記者來到巴黎的一家肉店,店主説,在法國,每一頭牛都有自己的一本“護照”,上面記錄了性別、品種、出生年月、出生地和養殖地點、衛生證明等資訊,屠宰、加工、運輸環節也都有清楚的記錄。每種肉類從生産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建立起清晰的資訊標記。而按照法國的法律規定,飯店、咖啡館等餐飲場所有義務應顧客要求,出示食物中所用牛肉原産地。“馬肉風波”發生後,法國政府強調,2013年將強化對肉類、魚類製品追溯體系的監管。但措施如何,還有待觀察。
在法國街頭常見的一家連鎖超市,一位名叫安娜的幼兒園教師對本報記者説,不少法國人已經養成了在購物時細查食品來源的習慣,這起“馬肉風波”再一次加強了人們頭腦中的原産地意識,但有些食品的原産地標注並不明晰。安娜向記者展示了一個透明塑膠盒包裝的芒果蜜餞,盒身上只標明瞭一家法國經銷商的名稱和聯繫方式,在“原産地”一欄,只寫有“進口”一詞。安娜説,不僅是肉類産品,許多其他食品也有同樣的標簽不完善問題。
3月27日,歐盟委員會提出修改商標法建議草案,重點指向協調成員國商標註冊、廢除過時條款、打擊經歐盟轉運假冒貨物、加強成員國商標機構與歐盟商標機構的合作,旨在使歐盟商標體系變得更加便捷、可靠。
檢測環節——
肉製品摻假不難檢測
歐洲“馬肉風波”發酵了近兩個月,馬肉冒名頂替牛肉如何被發現?食品成分又是如何被檢測的?為此,記者專門採訪了比利時根特大學食品安全與技術係食品成分檢測實驗室主管米婭·埃克豪特教授。
埃克豪特教授向記者表示,在“馬肉風波”爆發之前不久,她的實驗室才剛剛進行完一項為期兩年的比利時食品成分檢測項目。“我們在進行這個項目時,檢測了雞肉、馬肉、駱駝肉、魚肉、羊肉等多種肉類産品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當時我們就注意到,有少量肉類産品中含有馬肉”。她拿出照片檢測文檔,含有馬肉的樣本都已經顯示出來。“其實這只是定性分析。馬肉在食品中的含量在1%以下,甚至是0.01%都可以被檢測出來,但這不應屬於‘馬肉風波’中欺詐的範疇,有些生産商在生産過程中有交叉污染。如果已經定性,我們還需要再進行一次成本約為200至220歐元的定量馬肉DNA檢測實驗,如果檢測出馬肉成分在5%以上,則要質疑這家食品生産商的信譽了。”
在“馬肉風波”的影響下,很多食品生産商都主動將自己的商品送至埃克豪特教授的實驗室進行檢測。埃克豪特教授告訴記者,同樣忙碌的實驗室不只他們一家,比利時有檢測能力的實驗室幾乎都接收到了大量檢測樣品。
埃克豪特教授帶領我們參觀了她主管的食品成分實驗室。實驗室中,三五位實驗人員正在緊張地忙碌著,他們有的在提取樣本,有的在進行拍攝,有的在整理檢測記錄。教授向我們解釋怎樣進行肉類食品成分檢測:“不同的動物都有自己特定的DNA,就算是這種動物的肉製品被攪爛、蒸熟、凍硬,DNA始終存在。”在歐洲,進行一次這樣檢測的成本大約在100至150歐元之間。
埃克豪特教授向記者描述了當前市場的真實狀況。雖然比利時絕大多數的食品生産商已經自證清白,但消費者已經對肉類製品所標注的成分産生了深深的不信任感,“那些認真生産的廠家得不到信任,生産出來的食品賣不出去,有些商家甚至關停了生産線,很多人為此失去了工作。”埃克豪特教授希望歐盟的調查能儘快給出結論,告訴消費者哪些品牌應當為此負責,從而儘早斬斷非法馬肉供應鏈。
監管環節——
重安全輕假冒
“馬肉風波”發生以後,歐洲一些國家的食品安全部門正在對涉案企業進行調查。歐盟經濟和社會委員會主席斯塔范·尼歐森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可怕的不是“馬肉”,而是由此引發的“恐懼效應”在不斷擴散,進而會伴隨著消費者對歐洲統一大市場的信心喪失,這才是最令人擔憂的。
瑞典皇家理工大學食品科技專業教授克裏斯托對本報記者説,“供應商和零售商都十分看重價格因素,瑞典加入歐盟以後,農業政策激勵企業以低成本高收益相互競爭,但競爭機制和食品環境有時候無法實現可持續性平衡”。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當地媒體工作者告訴記者,“這根本就是價格戰,在東歐馬肉很便宜,有很多人在東歐收購那些殘弱的馬,經過加工之後運到其他國家銷售,而這些馬很有可能是服用過藥物的。”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食品營養安全係一位已退休的教授對本報記者説,每個公司都有責任做好食物檢測,食品安全部門也要履行責任,這顯然不僅僅是食品安全問題,更是監管上的失誤。
歐盟委員會健康與消費者事務委員托尼奧·伯格也對本報記者表示,歐洲的勞工制度雖比較完善,但是一些公司也存在違法亂紀問題,一定要整肅法紀。
談及“馬肉風波”,法國消費者協會食品安全專家夏爾·佩爾南對本報記者説,歐洲有十分嚴格的食品安全法規和標準,但都是衛生安全方面的。在實際生活中,官方的和專業的監控與檢測多是圍繞細菌指數是否合格、食品是否有殺蟲劑和黴菌污染等問題展開的。這次用馬肉冒充牛肉的作弊行為,通過衛生安全標準檢測是無法發現的。
“然而,消費者並不僅僅滿足於食品有衛生安全保障,他們還希望買到手的食品與標簽上的標注相符。”夏爾·佩爾南認為,為滿足消費者這方面的要求,就必須有新的法規和監控手段。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食品加工供應鏈越來越複雜。比如在瑞士等國超市中發現的摻有馬肉的速凍肉醬面,竟有來自歐洲不同國家的5個企業參與其原料供應和加工過程!因此,要對食品加工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都加強監控和做好標識工作,以防止作弊行為的發生。
夏爾·佩爾南表示,“馬肉風波”加重了消費者對歐洲食品加工業的不信任感。歐洲食品加工從業者將不得不做出改變,要致力於保證向消費者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安全食品。“作為保護消費者的組織,我們正推動建設食品溯源管理體系,加強標簽規範化,尋求實現每一個環節都是可溯的和安全的。要解決食品加工和供應鏈的安全問題,單靠從業者的承諾和檢測還不夠,需要建立獨立的公共監控機制”。
(本報駐外記者黃髮紅、商璐、劉歌、崔悅、張傑、王芳)
>> 點 評
史利軍(中國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 歐盟的食品安全監管走在世界前列,其食品供應鏈具有相對完善的溯源系統。在如此嚴格的環境下,發生“挂牛頭賣馬肉”和有機雞蛋造假等事件,共同原因是經濟利益驅使與監管不到位。
“馬肉風波”集中反映了部分歐盟國家食品供應鏈的複雜與混亂。食品供應鏈是從食品的初級生産者到消費者各環節的經濟利益主體所組成的整體。隨著食品供應鏈的延長,原材料品質控制、加工過程品質控制、食品品質問題責任劃分,市場需求與生産的統一等問題被逐漸放大,導致協調與監管的難度增加,這也為非法牟利分子摻假提供了可乘之機。
“滅火式”的管控措施固然重要,短期內確實能使類似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但如何從源頭上杜絕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首先應從政策層面上完善食品安全標準及有關法律法規,並進行全程監管和控制。其次,應從資金力度上加大對食品檢測、檢驗研究和應用的投入。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使各國政府加大了相關投入,並不斷改進檢測技術與手段。但出於檢測成本的考慮,目前檢測尚未完全覆蓋所有環節,同時樣品檢測頻率也比較低。再次,可以利用網路資訊技術建立食品追溯系統,對食品生産的全過程進行監控,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並可及時召回。馬肉究竟對身體有什麼危害並非問題關鍵,重點在於要重塑整個社會對食品行業和食品安全體系的信心。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