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無論是福建代表團開放日,還是我省全國人大代表、駐閩政協委員接受採訪,“生態”總是媒體關注的熱點。
保護髮展和諧共生
“‘清新福建’令人印象深刻,過去一年中,福建生態省建設有哪些新進展?如何實現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
“福建在建設生態省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
……
“要抓住機遇,著力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努力建設機制活、産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期間對福建的寄語,如今已深深印在福建各級領導和八閩兒女的心頭。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顯示了政府治理環境污染的信心和決心。
成為全國第一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後,我省加大生態省建設力度,交出的“綠色”成績單門門功課“優秀”——福建是全國唯一保持水、大氣、生態環境全優的省份。
“福建優美的生態環境,是大自然的恩賜,更是全省幹部群眾長期以來共同維護的成果,同時也是福建發展的優勢資源。”省委書記尤權多次強調,推動福建發展必須把“百姓富”與“生態美”有機結合起來。
進入新世紀以來,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福建,堅持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重要位置,初步走出一條“百姓富”與“生態美”相輔相成、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在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的現在,福建的好山、好水、好空氣就越顯得更加珍貴。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南平市市長林寶金深有感觸:“我們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路子,重點發展食品加工、旅遊養生等綠色産業,限制發展重化工、礦産開發、小木材加工等産業,堅決對高耗能、高污染説‘不’。”近年來,南平關停礦産開發企業20多家、小木材加工企業480多家,沒有新批一個礦産開發項目,沒有新上一家重化工業企業,否決了91個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建設項目。
“由於我們選擇發展的産業與生態保護相一致,雖關停了一些企業、限制了一些産業發展,但生態環境品質提高了,城鄉更加宜居,産業更有競爭力,招商引資也更加容易。”林寶金説,去年南平招商引資突破2500億元,三年來年均增速超過45%。南平綠色發展效應日益顯現。去年在16項主要經濟指標中,南平有10個指標增速排在全省前列,綜治考評連續兩年保持全省第一。
全國政協委員、中石化福建石油分公司總經理郝國強認為,對小的污染項目也要做到項目啟動時,環保項目同時啟動、同時施工、同時投用,項目選擇之後最大限度做到資訊公開;對於有輕微污染的項目,可由政府主導,將其辦成産業集群,倡導環保類公用設施共同使用、有效共用。
根據計劃,今年我省將基本完成生態紅線劃定及配套管控政策制定,為全省生態保護與建設、自然資源有序開發和産業合理佈局提供重要支撐,逐步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態空間保護格局。
“生態紅線一旦劃定,絕不可觸碰,要像守護18億畝耕地紅線一樣守住生態紅線。”全國人大代表、省環境科學院研究院副院長張玉珍説。
創新機制先行先試
拿什麼保護來之不易的生態成果?代表委員們認為,在生態保護機制建設方面,我們應該先行先試。
設立全國首個省級生態環境審判庭;首次排污權交易落槌;取消對34個縣市的GDP考核;成立全國首家省級林木收儲中心……一項項生態創新制度,引導政府更加注重如何在發展中做到轉方式、調結構、增效益。
連續三年,全國人大代表、龍岩市新羅區西城街道西安社區黨委書記章聯生都提交了關於建立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相關建議。章聯生説,去年我省“河長制”全面實施,河流保護的責任、措施、資金和人員得到落實,推諉扯皮現象少了,河流面貌得到改觀。
今年初,省政府出臺了《福建省重點流域生態補償辦法》,對跨設區市的閩江、九龍江、敖江等三個流域實行生態補償辦法,在資金籌措和分配上向流域上游地和欠發達地區傾斜。對此,我省代表委員在點讚的同時提出了建議。
“生態環境是公共産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它的保護和治理需要多方配合。”在全國政協委員、臺盟福建省委副主委駱沙鳴看來,根據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運用政府和市場手段,對保護資源環境行為進行補償,有助於激勵保護行為的主體增加,達到保護資源的目的。
“下一步,建議協調建立起完善的跨省級行政區域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章聯生説。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福建省委主委鄭建閩認為,要進一步強化生態補償的考核、驗收機制,特別對生態補償金用在哪、是否達到補償目的等問題進行監督。
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大學教授焦念志認為,藍碳是近岸、淺海、深海生態系統中可保持的碳,福建應發揮好海洋優勢,大力發展“藍碳計劃”,促進海洋生態健康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武夷煙葉有限公司行銷中心副主任黃蕾認為,應加大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執法力度,對重污染企業不能一罰了之。“要讓這些企業意識到,補了票也不能上車。”
“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也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的建設。”習近平對福建的生態建設寄望殷殷。通過機制創新保住生態成果,通過思路轉變謀求綠色發展,福建應當也可以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表率。
(記者 鄭昭)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