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海峽西岸  > 正文

福建邊檢打造兩岸貨運“黃金通道”

2014-06-10 11:24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6月9日,滿載30000多噸大豆的“巨旺”號輪,順利停泊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嶼港。來自臺灣基隆的臺胞船長張翼鵬和其他21名船員,在福建莆田邊防檢查站執勤警官王斌斌引導下,迅速辦理船舶出入境手續,船上的大豆立即通過吊車卸載。

  上世紀50年代出生在臺灣基隆的張翼鵬,祖籍湖北。張翼鵬服過兵役,退役後加入臺灣東森國際船舶股份有限公司。談到兩岸的變化,令張翼鵬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互惠互利。

  莆田秀嶼港位於臺灣海峽西岸,東距臺灣臺中港72海裏,直航全程僅需4小時。以往“媽祖故里”出口貨物至臺灣,需轉道日本、韓國換取“出境證”再駛往臺灣,全程需要30至40個小時。2009年直航後,莆田與臺灣兩地貨物運送航線由一個大圈變成了一條短直線,大大節省航行費用,也減少了遭遇颱風等自然災害的危險。目前,來秀嶼臺輪停泊點的臺輪因航線路途短、用時少,基本上是當天來當天走,貨物量大的時候,甚至一天之內能往返兩趟。

  “巨旺”號輪的船籍是巴拿馬,這類散裝船每天光租金就要1至3萬美元。負責通關驗放的莆田邊檢站在11個對外開放泊位,提供“出入境零等待”保障機制,推行“網上報檢”和24小時全天候“坐等服務”,臺輪離靠港隨到隨檢、臺輪進港後20分鐘內就能完成通關,幫臺商贏得了市場先機。張翼鵬説,這些大陸部門的實在舉措,大大縮短了船舶滯留運營費用,打造了兩岸貨運“黃金通道”。

  “臺輪從金門駛到秀嶼,不到3個小時,上午的水産品,中午就能擺上攤位了。”張翼鵬表示,兩岸直航航程近、時間短,方便快捷,既能有效保障雙方貨物供應,又能節省成本,讓兩岸的群眾錢袋日益鼓起來。據莆田邊檢站統計,莆田口岸1至4月查驗出入境船舶138艘次,同比去年增長70%,特別是對臺建築材料等逐年增多。

  張翼鵬説,讓他更放心的是,負責出入境邊防檢查的莆田邊檢站還在碼頭設立諮詢服務台,建立“20分鐘法律服務圈”,免費引導臺胞辦理親屬關係、出生證明等各類服務,讓他更多地了解大陸的法律。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