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方煒杭)記者17日從省農科院獲悉,今年省農科院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種業創新、設施農業、污染治理、食品安全、深化“雙百”行動、創新團隊建設、成果孵化等方面,出臺了九大科技助農增收新措施,以進一步加強對我省現代農業建設的科技支撐。
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方面,省農科院將壯大“小戶經營”,提升扶助百家小戶經營與家庭農場。每個研究所幫扶20個小戶經營典型,建立產品檔案,制作商品樣本,加入網絡營銷;每個所根據實際輔導30個以上家庭農場(設施農業),免費提供網站服務,指導家庭農場開展優質高附加值農產品的生產和創建品牌,通過農超對接、農企對接幫扶產品銷售,發展現代營銷;以三農服務呼叫中心為載體,建立農業小戶分散特產檔案目錄,組織產品推介,最終建立“農業小戶特產網”,銜接網絡銷售。
在種業創新方面,牽頭省新一輪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選擇10類設施種苗作為重點攻關對象。
在設施農業方面,以海峽農業示范園、中以示范農場、福清高效設施農業示范樣板工程建設為契機,引進、消化、創新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裝備,加快國產化農業設施裝備與智能控制係統的研發。建立全省設施農業調度中心、可視化設施農業生產指揮中心、設施農業水肥總控中心,組建全省設施農業總控中心,開展水肥一體化總控係統集成研究,實現關鍵設施設備集中控制。
在污染治理方面,組織全省養豬污染微生物綜合治理技術集成示范。著力微生物發酵床養禽污染治理模式推廣;研發微生物發酵床設施蛋鴨養殖係統養鴨污染治理、智能化魚菜一體化種養係統養魚污染治理模式。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