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餐飲O2O發展迅猛隱憂初現 燒錢模式難以為繼

2015-10-08 09:39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十八屆五中全會即將在10月份召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是其中一個大熱點。在認識、適應、引領新常態的當下,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程度加深,新興産業層出不窮、表現不俗。因此,中國經濟網特別挑選了汽車製造、家電、房産、電腦和通信、紡織、百貨、基建、銀行、能源、鋼鐵等十大傳統行業,以及無人機、機器人、3D列印、物聯網、新能源車、網際網路金融、專車服務、智慧醫療、餐飲O2O、服務業O2O等十大新興行業,分別進行了梳理和展望,以便讀者能更清晰地了解這20個行業正在以怎樣的姿態迎接"十三五"的到來。本文即《十大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十大新興行業前景展望》系列報道中的第14篇。

  2015年餐飲020模式在我國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根據《2015上半年餐飲020報告》顯示,近五年間餐飲020行業市場規模猛增了10倍,其中美團外賣和餓了麼佔據了市場三分之二的份額。然而,在市場高速發展的同時,餐飲O2O模式的隱憂也逐漸顯露,難以為繼的“燒錢”模式和食品安全缺乏保障等問題也正在困擾著這一新興行業。

  近五年發展迅速 市場擴大十倍

  《報告》顯示,近五年間我國餐飲O2O發展迅速。在2010年只有92.2億元的市場規模,而在2015年這個數字預計將達到1389億元,預計相比2014年將增長46.8%,五年時間市場擴大超過十倍。日益普及的移動支付習慣、餐飲O2O的巨大市場,以及商家越來越完善的服務、價格補貼等,促進了餐飲O2O這一行業的發展繁榮。

  從各項對比來看,目前在餐飲O2O領域,美團外賣、餓了麼遙遙領先,百度外賣憑藉著百度的鉅額補貼和大力推廣也成為一大巨頭。從用戶上,可發現北京、上海、廣東是餐飲O2O用戶覆蓋最廣的前三大城市,而從20歲到39歲的用戶以佔比近五分之四成為了餐飲O2O消費的主力軍。

  隨著市場的繁榮,不少傳統餐飲企業也陸續開始線上上平臺進行佈局,希望在蓬勃發展的外賣領域也分得一杯羹。“當絕大多數消費者養成在團購網上找美食時,如果你的餐廳沒有出現在附近團購美食中,你就很容易被忽略。”某行銷專家表示。

  隱憂初現:不燒錢不成活?

  面對著中國這樣巨大的潛力市場,餐飲O2O商家在市場競爭上的激戰可謂十分慘烈,已經成為繼打車軟體之後興起的第二大“燒錢”新興行業。幾大巨頭通過多輪融資,通過對用戶進行大筆補貼和對配送員進行補貼來吸引用戶群。

  據媒體報道,2015年上半年,美團月均虧損額大約在6億元左右,1月剛剛拿到的7億美元融資已經花完,正在洽談下一筆超過10美元的融資。而餓了麼從2014年獲得鉅額融資之後也一直處於瘋狂燒錢擴張的狀態,不時傳出資金鏈斷裂的消息。

  相比于有著雄厚融資能力的巨頭,小公司發展勢頭又如何?在市場競爭如火如荼、陣地幾乎被幾大巨頭瓜分完畢之時,小公司並非一帆風順,而是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死亡陷阱”,紛紛倒在了前進的道路上。

  “在巨頭逐漸加大外賣業務投入的背景下,外賣O2O已經從紅海變成了一片死海,靠免費和價格補貼獲取用戶是一大死亡陷阱,創業型公司要儘量避免。” 某業內人士直言,在缺乏強勁現金流和雄厚背景的情況下,價格補貼是個“無底洞”,用這種招數與巨頭們抗衡對於中小型的創業公司純屬“自尋死路”。

  食品安全是否存保障?

  在“燒錢”模式之外,讓餐飲O2O模式受到非議的還有食品安全是否存在保障的問題。2014年11月,杭州市工商局對杭州網路訂餐平臺檢查整治情況進行了通報,對“美團外賣”開出了2.8萬元的行政處罰,“餓了麼”網站被立案調查。

  在外賣配送資質方面,外賣O2O平臺也似乎處於尷尬的“灰色地帶”。我國現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流通許可證管理辦法》中相關規定主要針對的是傳統餐館,而對新興的外賣O2O平臺並沒有明確的證照要求或特許經營管理辦法。

  O2O分析師黃淵普表示,“從監管方來看,政府整體支援創業創新,外賣O2O自配只要不引起市場衝突和引發食品安全事件,問題就不大。”

  然而,在實際配送中,美團外賣早餐業務頻頻出現被城管以“私自擺攤”為由查抄的情況。對此,美團外賣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希望有關部門對合作商家的配送資質等給出明確規範。(記者 劉瀟瀟)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