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河北三鹿變身浙江三鹿轉做有機食品 又停産了!

2015-04-27 10:17 來源:長江商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杭州西湖區西園路上浙江三鹿的原廠址,已經找不到跟三鹿相關的任何資訊,大樓上拉起招租廣告。本報記者 石偉 攝

  “三鹿”又停産了

  如今,“浙江三鹿”的官方網站依舊存在,網站首頁的logo上,那只鹿還是一副奮力躍起的姿態,輕盈活潑,還是國人印象中熟悉的樣子。但實際上它已經不堪負重,官方網站上公佈的聯繫電話已經停機,連生産車間都幾乎不存在了。

  根據浙江三鹿官方網站上的地址資訊,長江商報記者在杭州西湖區西園一路16號,找到了公司所在地。

  這是一棟五層建築,位於工業園臨近馬路的地方,墻體上張貼著“廠房出租”的廣告。大樓的五層剛剛入駐了一家監控器材公司,其餘幾層都是空曠的車間,地面、墻壁都已經被全部清理、刷新過,上下找遍,看不到任何“三鹿”的標示,在車間的門框上邊,還能看到綠色的小牌子,上邊寫著“包裝車間”。園區保安介紹,這是三鹿撤離時沒有清理走的唯一痕跡。

  因為拖欠廠房租金、物業費,去年10月,“浙江三鹿”被迫搬遷到150公里外的淳安縣千島湖鎮。

  淳安縣涌金路199號,正是“浙江三鹿”搬遷之後的新廠址,這裡的境況與西園16號並無差別,廠房同樣空曠到幾乎荒蕪。記者探訪時看到,這個廠區面積看上去比附近的幾家企業都要大,廠區大門被鐵柵欄封死,保安室空無一人,桌子上落滿灰塵,從鐵柵欄看進去,廠區內的水泥地面結著一層灰黑色覆蓋物,草皮上的灌木、野草瘋長,近處的一棟建築,有幾塊玻璃缺失,窗口的墻壁破爛不齊。

  在鐵柵欄頂頭處的水泥臺上,原本是鑲嵌企業名稱字樣的,卻留著本來的面目,水泥沙石被風化得格外破舊。要不是墻上的街道號碼牌,根本找不到它。

  馬路對面一家企業的保安告訴記者,這個空曠的廠子原本是一家藥企,但建廠五六年來,從來沒有生産過,也沒有人。廠房隔壁的商鋪老闆介紹,去年年底裏邊曾經生産過一段時間食品,但後來也停産了。

  河北三鹿變身浙江三鹿轉做有機食品

  2009年5月12日,“三鹿”品牌及相關商標以整體打包的方式,按700萬元起拍價拍賣,被浙江某神秘買家以730萬元拍走。

  三聚氰胺事件之前,“三鹿”商標曾集馳名商標、免檢産品、中國名牌等眾多榮譽于一身,在鼎盛時期,“三鹿”的品牌價值估價150億元。但出事之後,“三鹿”成了全民討伐的“壞東西”。這次拍賣關注度頗高。

  在當時媒體的一再追問之下,買家只透露其名字叫“江新華”,表示“不忍心看到50多年的民族品牌退出歷史舞臺”,對其他資訊則守口如瓶。

  直到2013年,國人熟悉的“三鹿”圖案出現在杭州一家農博會上,“浙江三鹿”推出了一系列有機粗糧面,定位高端人士、白領階層。當時,媒體紛紛報道稱“三鹿回歸”,但對其能否重新獲得公眾認可表示質疑。

  對此,浙江三鹿做出了一些努力。杭州某報記者向長江商報記者透露,浙江省農業廳曾專門組織媒體對浙江三鹿進行集中採訪宣傳。在當時的報道中聲稱:生産過程實行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每一包有機産品均可在有機官網上查詢,同時將原材料檢驗樣本數量提高到國家標準的3倍進行檢驗;所有産品均採用100%有機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劑、防腐劑等,甚至生産用水都是經過凈化處理的純凈水;在組建高級技術人員團隊之外,還聯合江南大學成立研發中心,引進國內頂尖自動化生産流水線,生産車間的地面、墻壁、通風系統都採用高端水準建設。

  在宣傳這些內容的同時,“浙江三鹿”也一再強調其有機粗糧産品獲得了中國、日本、美國、歐盟的有機認證,並且已經在世紀華聯等商場銷售,正與沃爾瑪等大型賣場合作。

  2013年,浙江三鹿舉行了一場有機粗糧訂貨推廣會,浙江省農業廳派人向北上廣一線城市的商家做推介。

  在“浙江三鹿”的戰略中,是希望立足浙江,從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著手,之後進入全國市場,最終打造中國有機食品第一品牌。

[責任編輯: 趙燕]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