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鑒定羊肉串
合肥 個攤點僅兩成真貨
DNA
66
夏天到了,傍晚,到大排檔、路邊攤,烤上幾串羊肉串,再來瓶啤酒,想必是不少人,在夏天最喜歡選擇的一種解暑休閒方式。然而最近,安徽大學學生薛純,通過DNA檢測的方式,對合肥66個攤點的肉串進行了肉類成分檢測,結果出乎意料,在採集的66個樣品中羊肉只佔大約兩成。
A
測試肉串成了
畢業論文內容
安徽大學2009級生物科學專業大四畢業生薛純是一名動物愛好者,他一直擔心一些無良商家會捕殺流浪動物來降低烤肉串成本。
薛純告訴記者,他是學校動物保護協會的一名會員,看到有新聞報道説廣東有捕流浪貓狗用作羊肉串,就想看看羊肉串裏有沒有這些肉。經過和論文指導老師協商,薛純決定測試烤肉串裏肉的種類作為自己的畢業論文研究方向。
薛純説,後來和指導老師商量一下,覺得肉串裏有這些流浪貓的肉,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分析了一下那些肉的貨源不是很穩定,沒有一個充分的貨源供給,最後實驗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
想法一決定,薛純便開始了實施的過程。他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足跡踏遍了合肥四個主城區,從合肥66個攤點買了66串烤肉串回來作為樣本。
B
檢測確認
各種肉的種類
接著,薛純開始用基因結合各種分子生物手段對樣本裏的DNA進行檢測,最後對比全球基因庫確認肉的種類。
“回來我們取下一部分肉,經過處理把DNA提取出來,測定一下它的序列,再在數據庫上比對一下,就可以確定是什麼肉了。”然而,檢測結果讓薛純和老師大跌眼鏡,這些肉串中,只有19.7%是羊肉的,像豬肉佔69%,其他的有雞肉、鴨肉,還有個別的出現牛肉的。薛純説,這種基因檢測技術目前已很成熟,檢測得出的結論是100%準確的。“因為不管是人還是動物,它的DNA是不會説謊的,是誰就是誰的。”
做完這66次實驗,著實花費了不少成本,不過這些都在預算範圍內:用了不同的試劑,有的樣品你一次不一定能出來,如果把所有的成本總的考慮下來,一次實驗應該會上百。
C
檢測肉類真偽
成為努力方向
實驗數據一經當地媒體發佈,立即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薛純説,自己只是做了該做的一件小事。“運用到我所學的知識,為這個社會的進步作出一點小小的貢獻吧,自豪算不上,只能説我算問心無愧吧。畢竟也作出一些成果,也挺有實際應用價值的。”
現在普通市民也開始關注起食品安全問題,他願意為此作出更多努力,以前是在實驗室進行操作,而如果把相關活動進行商用,必須得到法律層面的認可。薛純説,因為這個真正運作起來,它會涉及到法律責任問題,如果第三方的檢測結果在法律程式上承認的話。這個應用起來的前景還是很好的。
薛純表示,如果可以得到官方授權,下一步打算去開個檢測肉類真偽的機構,讓老百姓都吃上放心肉。“肉類真假來源的,我們都可以做到。火鍋裏用到的牛肉羊肉都可以做到的。”
商報微評
還有底線嗎?
從三聚氰胺到染色饅頭,從劇毒蔬菜病死豬肉再到假冒羊肉,食品安全已成了全民關注的“毒瘤”。此次通過一個大學生的DNA檢驗,66個樣本的“羊肉”僅有不到兩成是真的,我們吃的東西還有真的嗎?奸商無道、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事情頻仍出現,造假成本過低,激發了人性中最惡劣的一面,讓社會的誠信底線再度搖搖欲墜。有法不依、監管失靈,從監管者到制假者缺乏基本的責任,呵護誠信的行為卻得不到鼓勵,是造成食品市場的亂象和食品安全崩潰的主因。
檢測程式
取一部分肉
提取DNA
測定序列
數據庫比對
確定肉的種類
檢測結果
羊肉
19.7%
豬肉
69%
其他
雞肉、鴨肉、
牛肉
製圖/江穎
…延伸閱讀…
舌尖上的安全線
安徽大學大學生薛純通過DNA來檢測烤肉串的肉類成分,那麼到底怎麼檢查?細微到分子級別的基因比對又如何進行?記者近日走進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探尋食品安全檢驗技術這條舌尖上的安全線。
在生物檢測領域,DNA鑒定是標準的一招定乾坤。無論是之前沸沸颺颺的馬肉風波,還是目前頗受關注的假羊肉事件,就要用這種技術判定。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崔生輝博士介紹,目前通過對肉品中提純DNA樣本的擴增,基本上可以確認真假羊肉。
崔生輝説,因為普通的DNA就像軟體編碼,咱們基因序列也是ATCT排序,所以一般會用特異性的引物來擴增羊肉。
記者:這個相當於是什麼概念,是拿放大鏡放一下嘛?
崔生輝:也不是,他選一段特異性的序列,比如説這一段序列只有羊有,那一段只有豬有,以這個來作為起始序列去擴增,如果擴出東西來了就是羊肉,通過這個能夠識別是不是真假羊肉。
而這份擴增後的樣本再進入電泳儀後,會因為不同物質中特有的分子量的大小,排成高低不等的帶狀圖形,鴨肉比羊肉高出3倍,結果一目了然。
比如説,這是在檢測鴨子的一個基因,出現這種特異性的條帶,他就表明是鴨肉。
記者:那到這確認結果了嗎?
崔生輝:不是,這只是99%確認是鴨肉,最終我們還要做基因序列,需要到國際(DNA)數據庫來進行比對。
據中國之聲報道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