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光明乳業被曝強制員工買奶粉 回應稱是“口碑行銷”

2014-06-17 08:44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光明乳業被曝強制員工買奶粉

  光明回應是“口碑行銷活動”

  晨報訊(記者 陳瓊)繼娃哈哈被曝出強制員工購買臨期奶粉後,光明乳業也捲入“強制員工買奶粉”的漩渦中。昨天有媒體報道,光明乳業合肥分公司下發命令,要求每個銷售員必須購買三箱自己公司的嬰兒奶粉或者孕婦奶粉,不願意買的員工只能辭職走人。昨天,光明乳業發表聲明回應稱,公司沒有強行攤派的銷售政策,“初步調查該産品有員工推廣獎勵政策,個別區域銷售人員在執行中錯誤理解並執行。”

  根據光明乳業員工爆料,公司要求每個銷售員必須購買三箱自己公司的嬰兒奶粉或者孕婦奶粉,公司幾十名員工都被迫購買了價值2600元的奶粉,“按照公司內部價,每罐奶粉200多元,每一箱有6罐,5月30日之前必須要交錢,不願意買的員工則被威脅只能辭職走人。”

  “我們關注到近日媒體報道奶粉強行銷售攤派的新聞。首先,本公司沒有強行攤派的銷售政策。我們對此事高度重視並立即成立調查小組,與相關員工進行充分交流溝通。初步調查該産品有員工推廣獎勵政策,個別區域銷售人員在執行中錯誤理解並執行。公司將對相關違反銷售政策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光明乳業相關負責人賁敏昨天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只是一個口碑行銷的活動,員工賣出去以後會有獎勵,不是強迫購買的。”賁敏表示,公司並不需要員工拿錢買下産品,這個活動出售的也不是臨期産品。

  -解讀

  並非孤例:消化庫存的下策

  上週一封自稱娃哈哈內部職工的舉報信稱,娃哈哈集團從今年5月份開始,強制將一批快過期的愛迪生奶粉,分攤到69家分公司的員工頭上,如果哪位員工不購買就強制辭職回家。

  在業內人士看來,強制員工買奶粉是企業為了消化庫存所出的下策。“業績好的企業,給員工優惠價購買,員工很踴躍,而業績不好的企業,員工對這種強制購買行為並不買賬。”一名乳業專家指出,銷售沒有達到預期使得企業庫存高企,為了消化庫存企業不得不出此下策。被曝出強制向員工購買快過期愛迪生奶粉的娃哈哈也是因為銷售遇阻而出的下策。

  業內人士指出,企業為了消化庫存強制員工買奶粉,員工則通過自己的渠道低價出售奶粉,這一行為還會擾亂價格體系,“一擁而上的員工賣奶粉,使得價格體系被打亂,這讓經銷商和門店很被動。”晨報記者 陳瓊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