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事·銳話題·糧食安全)堅守耕地紅線,需防“狸貓換太子”
——全國政協委員憂思糧食安全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 農民可以非農化,如何防止耕地“農轉非”?農業成為中青年人的“兼職”,十八億畝耕地應該怎麼守?糧食主産區的沃土變身污染嚴重的“病”土,中國13億人口靠什麼吃飯?……
全國政協委員王國發日前在政協小組討論會上頻頻發問,引人思考。
糧食生産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在去年糧食生産實現“十連增”的背後,卻難掩我國農業發展資源日益匱乏、撂荒土地增加、耕地品質不斷下降等多重挑戰。記者就此採訪多位政協委員,把脈獻策。
耕地豈能“農轉非”
“保證糧食安全的根本在於耕地,農民可以非農化,但是耕地能不能農轉非?如果耕地都非農化,我們還靠什麼端穩飯碗?”來自全國産糧大省吉林的王國發説。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耕地為20.27億畝,比過去的數據多2億畝。
王國發説,多出的土地主要是因為認定標準和勘察方法改變,並且其中1億多畝分佈在東北和西北的林區、草原或者湖泊水位線以下。“將來是要退耕還草還林的,所以數字上是這麼多,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多。”
“現在的佔地問題讓人非常擔憂,城市‘攤大餅’,農村村屯的擴大,高速公路和高架橋的建設,城鎮化和工業化佔用的耕地太多了。”王國發説,如果18億畝耕地紅線守不住,國家的糧食安全將是一個大問題。
“耕地的紅線,不僅是數量上還是品質上的。”王國發説,一些地方搞“狸貓換太子”,在城郊佔了一畝地,然後到山溝裏平整一塊地用作平衡,城郊的高産地和山溝裏的地品質差別很大,這種在耕地佔補平衡上造假的做法十分危險。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孫太利表示,城市擴張和與農爭地的矛盾正在日益凸顯。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現代化進程中城市規模要發展、擴大,要吸納大量農村勞動力來完成大工業化進程,佔用大量優質農地將不可避免,尤其在東部沿海地區,農業生産、糧食問題就凸現出來。
國土資源部的數據顯示,2012年底,全國每人平均耕地1.52畝,較1996年一次調查時的每人平均耕地1.59畝有所下降,不到世界每人平均水準一半。同時,在全國土地總數中,中低産田佔70%以上。
王國發説,18億畝耕地紅線必須死守,建議儘早確立基本農田和劃定高標準農田。“把牌子挂上,劃定了之後誰也不能動,高速路和高鐵等必需的建設要嚴格按照規劃執行。必須得有這個狠心才能守住。”
農業産業豈能“兼業化”
“現在去農村走一走,基本是‘三八六零部隊’——留守婦女、六十歲以上老人在家種地,離家近打工的人農忙能回去幾天,遠的地方根本回不去。農業這麼重要的一個産業豈能變成兼業化,十八億畝地怎麼能夠守住?”王國發説,現在誰來種地也是一個需要警惕的問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農民工總量2.69億人,比2012年增加633萬人,其中本地農民工1.03億人,外出農民工1.66億人。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楊勝群説,自上世紀80年代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業生産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以家庭為單位承包土地終歸只能解決溫飽問題,而不能真正致富。於是,相當多的農民不再專心種承包地,而是轉向別的渠道增加收入。
“一家一戶個體經營造成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水準低下,導致大量青壯年勞動力不願從事農業生産而離開農村。”楊勝群説,東部發達地區農村,九成農民不靠種地為生,這也導致城鄉社會資金不投向農業、農村,農村社會資金還“倒流”城鎮。
楊勝群認為,越是這種情況,就越要通過引導建立和發展合作經濟組織,吸引青壯年勞動力回流。“撬動農村改革與發展,還是要在土地上做文章,通過改革把土地資源盤活。唯一途徑,是擴大土地流轉,盡可能實行土地規模經營。”
良田沃土豈能變“病”土?
“糧食安全不能光看數字,去年糧食産量突破1.2萬億斤,這個成績是在高強度的開放和環境承載不堪重負的情況下取得的,咱們生産的這根‘弦’還能不能繼續繃得這麼緊?”王國發説。
據全國耕地品質監測結果顯示,在包括吉林的東北黑土區,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大幅下降,平均每公斤含量比30年前下降約三成,黑土層已由開墾初期的80至100釐米下降到20至30釐米,很多地方已露出黃土,土地退化嚴重。
“東北1釐米的黑土地,在有好的植被和落葉腐爛情況下,需要200年才能恢復,現在統計每年以1釐米的速度消失,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過了20-30年黑土地沒有了,中國人靠什麼吃飯?”王國發説。
全國政協委員伍躍時説,在“十連增”的背後,應該看到,我國耕地面積僅佔世界耕地總面積的7%,而化肥使用量卻佔到世界的30%,農業生産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長期過量使用化肥、農藥、植物生長劑以及過度復耕基礎上的。
孫太利同時指出工業化與糧食安全的矛盾。他認為,我國30年來的工業化進程中,在環境方面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包括帶來的水污染和土地重金屬超標,污染已對我國的糧食安全提出了嚴峻挑戰。(記者郭信峰、林建楊、夏冠南、韓喬)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