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糧食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 黑龍江成農改先鋒

2013-12-12 10:44 來源:中證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則是基礎中的基礎。把糧食安全放在現代農業的首位是首要原則。有消息稱,決策層已經確定將糧食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農業部、發改委、央行等多部委正組織調研和制定一系列利好糧食安全的政策,有望在近期出臺。黑龍江省在耕地面積、土壤、機械化程度、糧食商品率等方面具備糧食生産和儲備的天然優勢,有著“第一糧倉”的美譽。今年8月,黑龍江全面啟動了中國首個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為全國農村改革和現代農業發展“趟路子”。未來有利於糧食安全的政策一旦出臺,“第一糧倉”黑龍江無疑是受益最明顯的地區。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基礎

  國家統計局11月29日宣佈,2013年中國糧食總産量6億多噸,較2012年增幅2.1%,中國糧食實現第10年連續增長。不過,中國是世界糧食生産大國,亦是消費大國,中國依然面臨著嚴峻的糧食問題。當前我國三大主糧依賴進口,去年凈進口總數1900萬噸左右,而今年前七月總數已達1143.9萬噸。不僅如此,中國還有望於今年超越埃及,成為全球最大小麥進口國。因此,中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應積極應對糧食生産和供應所面臨的挑戰。

  和石油一樣,糧食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近10年來,中共中央每年的1號文件,內容始終緊扣農業和糧食主題。中共十八大報告更明確提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11月22日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經濟形勢的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要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11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考察山東省農科院時説:“手中有糧,心中不慌。”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2014年經濟工作,強調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

  糧食安全,就是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自己的飯碗主要裝自己生産的糧食。糧食安全,是口糧安全、穀物安全、食物安全;是産量的安全、供應流通能力的安全、品質的安全,三者缺一不可。糧食是特殊而敏感的産品。中國高層近來頻提糧食安全,正是因為糧食安全對整個宏觀經濟有著基礎性影響,糧食供給、糧價即使出現一些細小問題,將衝擊整個宏觀經濟。

  在11月23日開幕的中國糧食安全戰略峰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做了主旨發言:農為邦本,食為政首。儘管當今人類的經濟活動已高度非農化,人們糧食之外的消費需求日趨增加,但糧食的不可替代性永遠不會改變,農業的基礎地位也永遠不會改變。糧食安全與能源安全、金融安全並稱為當今世界的三大經濟安全。糧食安全戰略是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在邁向高收入國家的進程中,如何與時俱進地樹立新型國家糧食安全觀,構建高效、開放、可持續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顯得十分關鍵。

  具體來看,一要加強糧食生産能力建設。這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最重要的環節。二要加強糧食流通能力建設。加快發展以散裝、散卸、散存和散運為特徵的“四散化”糧食現代物流體系,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三要加強糧食市場調控能力建設。創新糧食市場調控方式,用價格信號引導糧食的生産、流通和消費。四要加強利用國際市場的能力建設。積極主動利用國際市場國外資源是大勢所趨。五要倡導科學節約用糧。提高糧食綜合利用效率。加強節糧宣傳教育,倡導科學飲食,減少餐飲浪費。

  “第一糧倉”改革

  事關糧食安全

  黑龍江省現有耕地超過兩億畝,是中國糧食産出量、商品量第一大省,有“第一糧倉”的美譽,去年糧食總産達到1152.3億斤,位居全國首位。全省每人平均耕地和農民每人平均經營耕地是全國平均水準的3倍左右。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於全國其他地區,黑土、黑鈣土和草甸土等佔耕地的60%以上,盛産大豆、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等糧食作物。水稻全部是國內稀有的優質粳稻,大豆全部是非轉基因大豆。

  2007年以來,黑龍江省不斷加強水土治理和土地整理,五年間兩市作物種植面積增加4407萬畝;水利建設投資也連年大幅增長,2007-2009年連續三年實現翻番,擺脫了“望天收”的局面;近年來黑龍江省農業科技貢獻率每年至少增長一個百分點,科技貢獻率超全國平均水準九個百分點,全省三分之一的耕地建成了高産田;另外,黑龍江省農業綜合機械化程度增幅位居全國第一,機械化整體水準超全國平均水準36個百分點。大水利、大科技、大農機,黑龍江省已經成為全國糧食生産的領跑者。

  今年4月,國務院部署開展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工作,確定黑龍江省先行開展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此後原則同意了《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

  今年8月,黑龍江省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工作會議在哈爾濱召開,確定第一産糧大省黑龍江全面啟動中國首個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為全國農村改革和現代農業發展“趟路子”。

  11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黑龍江同江、撫遠、哈爾濱等地考察。考察中,李克強詳細了解改革進展包括整合涉農資金使用、健全重點水利工程規劃實施機制等情況,與幹部群眾探討破解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和深層次矛盾。他説,農村改革又到了新的階段,推進農業現代化還得靠改革。要著力創新農業生産經營體制,在堅持家庭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在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積極探索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以此為龍頭,配套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並帶動金融和保險更好地支援服務農業。

  專家指出,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是一項全新的任務,要結合實際大膽實踐,創新農業生産經營體制,抓好農業社會化服務,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如果不創新農業生産經營體制,培育壯大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生産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就難以適應農業生産的發展要求。改革要取得成功,既要梳理近年來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以及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問題,還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尊重農業生産規律,尊重市場經濟規律。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