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讓人心涼的臺灣食品業者良心

2013-11-07 08:5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食品安全問題就像是未爆彈,最新爆出兩家食品公司董事長也為此事而公開道歉,表示食品是良心事業等等。整個操作模式幾乎與兩年前的塑化劑風暴一模一樣,廠商都堅持是在不知情的狀況使用了有問題的原料,並表示不會再犯。

  臺灣《立報》6日發表社論説,到目前為止的食品安全議題,業者的反應已經戳破了兩個神話:市場競爭有利於消費者、廠商都高度專業。

  資本主義社會對於競爭性的市場機制都有一定程度的肯定,認為廠商之間的競爭會帶來良性的後果,比較陳腔濫調的説法甚至可以講出“消費者是最後贏家”的八股。但是近兩三年的食品安全議題,每一樁都可以看到所謂的“市場競爭”機制是空談,只是便於廠商之間形成一個向特定幾家廠商購買原料、然後形成互相供貨機制的共犯結構。“競爭”並沒有讓廠商去努力開發産品的差異化,然後為了不同的價位、産品特性而去使用不同的原料,反倒是集結成為一個有共存共榮默契的團體,然後彼此之間採用相同的原料。

  更詭異的是,歷經大風大浪而發跡的業者,在面對原料時,突然都像是一般的消費者,完全沒有食品經營、技術的專業,就像是純潔小白兔進入凶險叢林。歷來的商業財經雜誌都會強調業者在邁向成功過程中,除了要有膽識,還要有專業、判斷力,簡單的説,“資本家所思考的高深層次跟一般人是不一樣的”。但是看慣了媒體造神文章還差一點就被洗腦的人,在這次的毒油事件中應該會很錯愕,因為業者幾乎都擺出“不知道油的品質有問題以至於誤用”的態度。

  這種狀態非常反常。稍有一點工作經驗的人都會知道,只要在一個行業待了幾年後,就會累積出一些對於工作品質的認知,服務業會知道何種服務稱得上好品質,製造業則會輕易分辨出原料、成品的品質等級。只要稍稍觀看一些採訪小吃店、名産業者的節目,幾乎都會看到老師傅對於原料的細微差異侃侃而談,但是臺灣的油品業者對於採用有問題原料一事,卻像是一夕之間對於自己的專業得了失憶症。一個油品業老手為何辨識不出油品的好壞?為何不能看出油品摻雜了非天然添加物?業者沒有提出解釋,不得不讓人懷疑,如果不是刻意隱瞞實情,就是真的不具備專業能力。

  而更詭異的是,臺灣商業界沒有展現負責任的態度。臺灣的政治人物做錯事、受到眾人訾議,大多是下臺以示負責。國外的商業界也不乏類似案例,業績不好、産品出包、講錯話的結果當然是要有人負責。這不僅是為了企業的形象,也是為了樹立公司內部的管理紀律。

  但是這股負責任的風氣卻與臺灣的商業界無緣。最常看到的就是本地企業的執行長就算是做錯事、管理失當卻還被慰留,食品業界在近3年的食品安全風暴中,也不遑多讓。每次的食安事件後,只見公司登報道歉、高層表達歉意,當初做出決定要採購問題原料的管理層,事後沒有聽聞任何被撤換、整頓的消息。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公司內部議題、外人不需置喙”,而是企業形象議題,如果消費者在事後回想業界裝無辜的樣子,然後又發現當初採購問題原料(或是依業者説法無法辨識出原料有問題)的管理層都仍在位,是要如何讓消費者具備信心?食品業者高喊良心,但是實際作為卻讓人心涼。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