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修訂的香港《商品説明條例》剛實施滿一年。有關方面已根據該條例加強宣傳和執法。如果各方能一起加強監察,不良營商手法的生存空間還將大大收窄。
條例生效接獲近8000宗投訴
2013年7月19日,經修訂的《商品説明條例》全面執行,以加強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其主要內容為:一是禁止某些不良營商方式,例如誤導性遺漏、具威脅性的營業行為、誘餌式廣告宣傳、先誘後轉銷售行為及不當接受付款;二是擴大該條例的適用範圍,禁止消費服務交易中作虛假商品説明;三是擴大貨品商品説明的定義,指出商品説明是以任何方式就任何貨品或貨品任何部分作出直接或間接的顯示;四是設立一項民事遵從為本的機制,以鼓勵商戶遵從法例及制止懷疑涉及不合法例的手法。
據統計,新例推出以來,特區政府海關共接獲4471宗相關投訴。有關投訴在內容方面,貨品以食品、飲品和電子産品最多,服務則以旅遊和美容為主。成功檢控個案18宗,大多涉及食品成分的誤導性遺漏、對商品價格和産地作虛假或誤導性説明。其中三人被判罰款或入獄。
另外,消費者委員會接獲3463宗與不良銷售手法有關的求助個案,當中四分之一為訪港旅客,以內地旅客較多。一般而言,消費者委員會接獲的總投訴個案裏只有10%來自旅客。在所有與不良銷售手法有關的投訴中,佔最多的行業依次為藥物及中藥(431宗)、電訊服務(380宗)、健身會(240宗)、餐飲及娛樂(227宗)及通訊用品(210宗)。
然而《商品説明條例》實施一年後,有意見認為公眾對其內容並不熟悉。根據工聯會社會事務委員會于六月初對949名市民進行的電話訪問,結果顯示64.17%受訪者對《商品説明條例》有初步認知,但是有69.44%表示不清楚該條例的內容;56.69%不知道該條例涵蓋服務;74.18%不知道該條例的執法機構包括海關及通訊局。
多管齊下打擊不良營商方式
各方已加強宣傳和執法,讓《商品説明條例》得到有效落實。執法部門加強打擊涉嫌觸犯《商品説明條例》的個案。根據該條例,任何人士在營商或業務過程中以任何形式及任何途徑展示包括口頭陳述或書面記錄,而作出虛假商品説明,供應已應用虛假商品説明的貨品,或管有已應用虛假商品説明的貨品作出售用途,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0萬元(港幣,下同)及監禁5年。
根據海關的新聞公佈,6月11至12日,海關人員喬裝為顧客,在旅客雲集的旺角、尖沙咀及銅鑼灣的藥房嘗試購買海內外馳名的藥品,包括皮膚軟膏、正露丸和薄荷藥水,而店員卻企圖將一些包裝類似的成藥倣冒真品售予喬裝的海關人員,並口頭聲稱該産品是海關人員要求的貨品。海關於是採取執法行動,拘捕懷疑涉案人士,檢獲504盒懷疑被藥房用作倣冒真品的皮膚軟膏、正露丸及薄荷藥水,總值約18720元。
另外,根據《商品説明條例》,售賣冒牌貨品或持有冒牌貨品作銷售用途,一經定罪,同樣最高可被判監5年及罰款50萬元。根據海關的最新公佈,7月3日,海關便採取特別行動,檢獲大批懷疑冒牌波鞋和衣服,共有7人被捕,其中年齡最小的為16歲。海關便特別提醒年輕人,應徵暑期工作時要提高警覺。
消費者委員會也著力介紹個案,向商戶、消費者等提供參考。近日消費者委員會便發出新聞稿,指出如果餐飲店在沒有清晰説明收費而收取額外費用,便有機會觸犯《商品説明條例》中的有關“誤導性遺漏”條文。2014年上半年,消費者委員會已接獲406宗有關餐飲的投訴,較去年同期增加36宗。它介紹了一些典型的投訴個案:
有一個案為一位消費者在酒樓飲茶,結賬時發現本應為55.4元的收費,卻在帳單上被調整為56元。該名消費者向職員查詢,才知道無論金額多少,酒樓均以整數計算。消費者遂向消費者委員會作出投訴,酒樓方面則堅持其收費提示已在酒樓正門及座臺價目表上列明。但是消費者委員會發現收費提示字體不清晰,已向酒樓方面提出建議。
另一個案為投訴人的晚餐收費本應139元,但是酒樓方面卻額外收取一元作為慈善捐款,並以140元作總數計算加一服務費,結果帳單為154元。酒樓方面因此有0.1元的進賬。消費者委員會向酒樓方面提出建議,酒樓方面已承諾退回捐款,並將會事先詢問顧客的意願。
當然,有關方面的人手有限,《商品説明條例》要發揮最大的功效,需要各方的支援。海關已提供24小時舉報熱線,方便市民、旅客等舉報有懷疑的個案。消費者也可瀏覽消費者委員會的網站或致電查詢,以獲取更多保護其權益的資訊。如果各方能根據《商品説明條例》作出監察,不良營商手法的生存空間自然大大收窄。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