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港澳傳真  > 正文

港大深圳醫院內地首創“唯一病人號”

2014-03-21 10:24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帶來預約掛號、全科診療、打包收費等港式的醫療服務模式和制度後,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又推出了一項新的服務制度——唯一病人號。在醫院昨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記者獲悉,港大深圳醫院從今年1月起推行了內地首創的“唯一病人號”制度,“唯一病人號”也是患者在該院就診的“身份證”,不論哪一次就診,在掛號、看診、檢查、繳費、住院等任何環節都是這唯一號碼,從而提高患者資訊的準確性,避免出現“一人多號”、“多人一號”所帶來的醫療風險。據悉,截至目前,醫院已有20萬名患者擁有了“唯一病人號”。

  南方日報記者 向雨航

  ●在哪用

  不論哪次就診 貫穿所有環節

  在昨日新聞發佈會上,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行政事務副院長王紹強展示了每位住院病人需要佩戴的手腕帶。他介紹,上面的標簽記錄著唯一病人號及對應的二維碼,醫護人員用掃描槍一掃就可以讀取和確認病人的資訊。

  只要來港大醫院就診,就會被要求實名制,醫院就會自動生成一個“唯一病人號”。所謂“唯一病人號”就是病人在門診進行掛號、看診、檢查、開藥,直到最後繳費,在住院部進行入院登記,到醫囑執行、手術麻醉、輸血、檢查,直到最後辦理出院結算,都要使用唯一病人號,就像身份證一樣具有唯一性。此外,病歷檔案的歸檔、保存,也通過“唯一病人號”來統一管理。

  “在香港,唯一的病人號,其實就是香港人的身份證號,無論在哪家醫院就是同一個號碼,醫護人員在接診前均會核對。”王紹強介紹,這套病人號系統是港大深圳醫院自行研發,主要借鑒了香港地區以及國外許多醫院的經驗,預計可支援醫院200年運作而不重號。

  自從“唯一病人號”於今年1月上線以來,患者資訊的準確性有了明顯提升。以“多個病人同一個號”為例,系統上線前,發生率約為1.57%,而1月份之後,已下降到0.1%。

  王紹強介紹,要使這0.1%徹底下降為理想中的“零”,醫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據介紹,醫院統計發現,目前“一人多號”共積累2.1萬多宗,“多人同號”則有141例,需要持續進行清理。

  ●有啥用

  提升診療安全 方便跟蹤管理

  港大深圳醫院試圖通過“唯一病人號”系統解決哪些問題?“傳統的‘一人多號’、‘多人號’等問題容易引起病歷混亂。”王紹強解釋,從病人的角度來説,“唯一病人號”將患者的身份資訊和醫療檔案建立起一對一的關係。這樣,患者在醫院內的所有醫療記錄都統統歸檔到同一個號碼下,方便醫生作出最佳診斷,以及跟蹤管理,“對病人而言,健康水準和診療安全都會得到提升。”

  他介紹,下一步,港大深圳醫院“唯一病人號”系統將建立藥品過敏史警報機制,將病人的藥物過敏史作為病人身份特徵保存,病人在就診過程中,所有相關的系統都將向醫護人員提醒其過敏史,並在適當的時候報警。目前,住院病人如果有藥物過敏史,將特別佩戴紅色的手腕帶。

  此外,港大深圳醫院還計劃建立“藥方點評”系統,通過唯一病人號關聯病人的既往處方及相關報告,確保開藥安全;建立“倉庫及耗材管理”系統,通過“唯一病人號”實時追蹤植入性耗材至每一個病人的使用情況,假如耗材的製造商、供應商需召回,醫院可馬上追蹤到哪些患者植入了問題耗材。

  救治危重病人 調取資訊更快

  “對於醫院管理者來説,建立‘唯一病人號’後,醫院的體檢、門診、住院等不同系統的患者資訊也會全部打通。”王紹強介紹。

  港大深圳醫院資訊科技部總經理鄭詩哲介紹,在“唯一病人號”系統上線前,患者在體檢中心、各科門診、住院部就診時都會獲得不同的編號,在這些編號下保存的資訊並不能聯通,醫生要綜合調取患者的全部醫療記錄時就比較麻煩。

  而現在,唯一病人號已在醫院的8個醫療資訊系統間貫穿使用,所有資訊都能通過名為“患者主索引平臺”的中央檢索系統輕鬆搜尋出來,醫院的運作效率大大提高,在救治危重病人需要緊急調取資訊時十分重要。

  王紹強提醒,港大深圳醫院制定了《醫院資料保護政策》,所有個人資料均不能向任何未經授權的第三方披露,否則會被處分,IT部門也在技術上對查看病人資料設置了種種限制,市民無需擔心實名制會洩露個人資訊。

  ■提醒

  共用醫保卡

  診療存風險

  事實上,在“唯一病人號”上線前,港大深圳醫院已推行實名制看病,要求患者掛號時出示個人身份證件。但一直以來,就診者與身份證件資訊不符的情況依然不斷出現。王紹強分析有以下原因:一是患者要使用家屬的醫保卡,這種情況較多發生在兒童與家長、長者與子女之間;二是患者預約時與實際就診時提供的資訊不一致,比如名字寫錯、繁簡混淆、英文拼錯。此外,有些市民擔心個人隱私洩露,不願意提供真實資訊。

  醫院方面也擔心,用他人醫保卡掛號,存在一定的醫療風險。“有些患者用家人的醫保卡掛號看病,從而使病歷和家人的混在一起,很可能誤導醫生的診斷,風險很大。”對於借用醫保卡掛號的情況,港大深圳醫院兒科顧問醫生劉廣洪教授直言“有風險”。他以兒科舉例説,“假如小朋友用媽媽的身份掛號,和媽媽共用一個病人號,兒科醫生要為小朋友開阿莫西林時,查看既往記錄時看見病歷有PG(盤尼西林)過敏史,誤認為是小朋友本人對PG過敏,就會錯過了選擇了這種最佳首選藥物。”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