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港澳傳真  > 正文

香港財經官員:美日寬鬆量化措施對香港弊多於利

2013-06-24 09: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6月23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美國退市言論一齣,即時重挫全球金、股、匯市場。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美國聯儲局明確退市路線圖後,市況曾出現波動,反映市場只要見到有任何退市跡象,就會作出即時反應,例如息口上升。而量化寬鬆措施推高香港資産價格,對香港弊多於利,為香港金融市場帶來巨大不穩定性。

  日實體經濟好轉難定

  陳家強22日出席一個研討會時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大規模實施量寬,可以説是聯儲局根本性地改變了貨幣政策的遊戲規則,超出了傳統功能範疇及操作模式。雖然美國經濟最近漸露復蘇的苗頭,尤其是在房地産市場和國內消費漸漸好轉,本土經濟開始有復蘇的跡象,但這並非全是量寬措施帶來的成效。同時,近年美國實體經濟不乏亮點,譬如頁巖氣的大規模開採改變了美國對進口能源的依賴,美國製造業亦出現了重返本土的趨勢,相比量寬措施,這些實業發展才是美國就業及實體經濟重拾增長的更根本的原因。

  至於日本的量寬措施,令日本國民對經濟似乎能重拾一定程度上的信心,目前看來日本推出量寬措施為經濟擺脫經年的通縮帶來了有利條件,可是這是否意味當地實體經濟能重拾升軌卻有待觀察。

  談及量寬措施對香港之影響,他指出,香港是一個開放、外向型經濟體系,容易受週邊經濟表現以及世界主要經濟的貨幣及財政政策影響。雖然促進實體經濟增長的政策能讓香港整體經濟受惠,發達國家的經濟復蘇當然會對香港帶來一些好處,但量寬措施更主要的影響似乎是造成了資産價格上漲,對香港及其他新興市場帶來的影響弊多於利。以美國多次推出量寬措施為例,雖然令全球股市以至本港地産價格大幅攀升,然而全球股市包括港股的股市集資活動卻未見活躍,究其原因是量寬政策並未能增加企業對經濟前景的信心,甚至未能釋除他們的憂慮,所以量寬措施引致資産泡沫所帶來的財富效應究竟有多大實在很難説;相反地,量寬措施為香港金融市場所帶來的巨大不穩定性卻是顯而易見。

  香港金融業不斷尋新機會

  另外,最近社會熱烈討論香港經濟增速放緩,內地城市崛起,令彼此差距縮小的環境下,香港如何能保持國際競爭能力。港府一直致力維持經濟競爭力和活力,面對全球競爭激烈,香港必須鞏固現有優勢,當中包括香港是最自由的經濟體系,擁有優越的法治及司法獨立體系、國際市場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低稅率及簡單稅制,以及香港獨特的地理位置,使香港順理成章地成為海外資本進入內地、又同時讓內地資金走向世界的第一站等等。

  以香港的金融業為例,正不斷尋找新的機會,從昔日引進紅籌、國企股,以至作為國家的試驗田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例如在2004年香港銀行首次推出為個人客戶提供人民幣服務、2007年首次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等;這些例子都證明香港金融業一直展現出很高的創新能力。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