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落實稅收政策保鏈穩鏈

2023-03-15 09:49: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今年全國兩會對維護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有重要部署,提出著力補強産業鏈薄弱環節,特別是在加強建設製造業重點産業鏈等方面做出安排。當前一項較為迫切的工作,是切實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抓緊補短板、鍛長板,把發展的安全性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要實現這些目標,提升産業協調能力,幫助産業鏈供應鏈不同環節上的經營主體妥善應對市場風險,其中一個有力的工具就是稅收。

  稅收政策服務於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一直以來,我國通過創新宏觀調控,較為充分地發揮了稅收的調控性、導向性和激勵性作用;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制度性安排與階段性措施相結合;不斷優化稅制結構,推動生産與消費的匹配,打通供需迴圈通路;鼓勵創新的稅收政策發揮稅收導向作用,支援我國企業在“卡脖子”領域快速突破……這些紮實有力的舉措,聚焦産業鏈供應鏈有序運作,不斷突破供給側堵點,有效維護了我國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和自主可控。

  下一步,應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全面普惠與精準特惠等方面的關係,更好發揮稅收對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促進作用。

  第一,重點支援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促進産業鏈供應鏈暢通。中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確保産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的關鍵環節。更好支援中小微企業發展,要突出相關政策的規模性、連續性、精準性。要提升稅收政策的穩定性,在推動中小微企業發展上持續發力,打通大中小企業之間的微迴圈,加快構建完整産業鏈體系。還要增強稅收政策的精準性,充分利用稅收大數據,通過數據挖掘提升動態分析能力,對中小微企業施行更加細緻的減免政策規劃,對面臨嚴重經營困難的企業可考慮實施緩徵或減免,不斷提高稅收政策的實施效率和效果。

  第二,穩步實施稅制改革,增強産業鏈供應鏈韌性。産業鏈供應鏈要具備抵禦風險與應對衝擊的能力,在面臨風險衝擊時,産業鏈供應鏈上下游能夠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共同應對,同時能夠靈活進行調整,迅速恢復生産和生存活力。對此,要以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作為稅制改革的重要方向。要在不斷完善稅制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增值稅的分工效應和減稅效應,進一步擴大一般納稅人範圍,通過擴大增值稅抵扣鏈條密切産業鏈上下游之間的聯繫,提高産業鏈上下游共同應對風險和外部衝擊的能力。要在加強稅收優惠規範管理上下功夫,確保現存優惠政策能夠發揮幫扶企業發展的實際效用,推動生産要素流動與高品質資源配置,增強産業鏈供應鏈上下游的密切互動。

  第三,強化稅收政策導向,助力實現産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産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特徵。面對衝擊,國內産業鏈供應鏈要保持足夠的提供社會産品或服務的能力,居民生活基本不受影響,國民經濟保持正常運轉。在這方面,要強化稅收政策的導向性和激勵性,助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認真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稅收優惠政策,充分調動經營主體創新積極性,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補強産業鏈薄弱環節,儘快破解“卡脖子”難題,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産業鏈供應鏈。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