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出入境政策再放寬,在“雙向奔赴”中連結全球

2023-03-15 09:35:00
來源:央視新聞
字號

  外交部領事司發佈通知,自3月15日零時起,就外國人來華簽證及入境政策作進一步調整,有這樣幾項內容:

  恢復2020年3月28日前簽發,且仍在有效期內的簽證入境功能。 駐外簽證機關恢復審發外國人各類赴華簽證。 口岸簽證機關恢復審發符合法定事由的各類口岸簽證。 恢復海南入境免簽、上海郵輪免簽、港澳地區外國人組團入境廣東免簽、東盟旅遊團入境廣西桂林免簽政策。

  這也意味著,中外人員往來未來將變得更加方便。自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以來,我國出入境管理、出境遊、國際航班等接連調整政策,人員流動愈發便利。

  自2月6日我國出境團隊遊業務重啟以來,出境遊快速升溫。在首批20個試點國家中,東南亞是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中國旅客的回歸,給這些以旅遊業為支柱的國家帶來了經濟復蘇的信心。

  泰國國家旅遊局局長 育塔薩:對於泰國經濟來説,旅遊業佔18%的比重,隨著中國遊客重新來到泰國旅遊,這對泰國經濟將産生巨大的影響,我們相信這將有利於泰國經濟恢復。

  中國遊客 黃欣欣:我們也是非常幸運能夠成為2月6日出境遊開放的第一個團,那麼也非常開心來到泰國,我們對接下來的行程也是非常期待。

  這個3月,更多國家陸續迎來中國“首發”團。而從15日起,中國公民團隊出境遊的目的地將從20個增至60個。3月10日,文旅部發佈第二批出境團隊遊試點國家名單。消息發佈後,相關國家旅遊簽證諮詢量、機票搜索量快速上漲。

  走出去的不僅是中國遊客,還有招商團。2月2日淩晨,由浙江省商務廳牽頭的招商團從杭州出發,前往德國、匈牙利、捷克,開啟為期10天的招商引資之旅。這是浙江在春節後“走出去”招商的首個團組。

  浙江省商務廳副廳長 石琪琪:我們的投資政策,我們的投資環境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需要向外去推介,我們也迫切需要了解國際投資的一些最新的趨勢。

  開春以來,無論是中國旅客的出國遊,還是各地招商團的出海,都離不開國際客運航班的恢復。今年1月8日,實施近三年的“五個一”、入境集中隔離等國際客運航班管控措施正式取消。政策解綁後,中外航司都在陸續恢復及增加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班。3月1日,國際及地區航線實際執飛客運航班量達513班次。這也是時隔3年後,國際及地區航線單日客運航班量,首次恢復至500班次以上。

  同時本月起,我國入境要求再度放寬。紐西蘭、馬來西亞、柬埔寨、南非、斯里蘭卡、匈牙利等多個國家來華直飛航班人員不再查驗核酸。中國遊客入境他國的防疫要求也有所降低。

  逐步放寬國際往來政策

  帶來什麼?

  出入境人數變化是國際往來的放寬頻來最直觀的變化。自1月8日我國實施“乙類乙管”以來,截至3月7日,全國移民管理機構共檢查出入境人員3972.2萬人次,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248.7萬輛(艘、架、列)次,同比分別上升112.4%、59.3%,其中2月25日出入境人數達101.3萬人次,是2020年以來首次單日突破百萬。隨之而來還有外貿增長,海關總署發佈,今年前兩月我國出口規模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逐步放寬國際往來政策,中國與世界雙向奔赴,這對國內市場以及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麼?來聽新聞觀察員王健的解讀↓

  企業加速復工復産

  文旅市場勢頭紅火

  不僅是國際往來,身邊的體會更加明顯。從春節假期開始,文化旅遊市場勢頭紅火,我們又重新看到了景區人擠人、餐廳要排隊的景象。

  這是山西省陽泉市旅遊景點的一幕,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後,陽泉市各個景區相繼恢復正常營業。2023年春節、元宵節期間,全市共接待遊客136.51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5424.95萬元,恢復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準的70%以上。

  導遊 楊美鳳:最近真的是特別忙,忙並快樂著,我們旅遊業的春天真的是來了。

  海南三亞一直是國內熱門的旅遊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後的首個春節假期,三亞的旅遊市場強勁回暖。

  民宿負責人 劉樂:開始爆髮式增長的是12月中旬,每天的入住率都很爆滿,過年1月份是最忙的時候。

  三亞旅遊市場火爆是我國旅遊業復蘇按下“快進鍵”的一個縮影。2023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

  文旅行業強勁復蘇,中國的消費市場也正在回暖。在廣東惠州一個商場裏,多家快餐店裏都坐滿了顧客,工作人員介紹,今年開始,整體客流有了明顯提升。

  廣東惠州市某商場餐飲店店長 劉厚義:客單量現在是明顯有增長了,平常增長了百分之二十左右,週日節假日明顯上漲幅度比較大,可能增長百分之三十左右。

  廣東惠州市某商場餐飲店店長 劉海濤:看了一下公司的報表,其實一到三月份,營業還是相當不錯的,還挺滿意的。其實已經超出預期了,後期肯定會更好。

  旅遊和消費快速復蘇的同時,各地企業也在加速復工復産。今年企業開工早,務工人員返崗早。截至2月中旬,上海重點工程和重點企業平均返崗率就接近90%。2月份,全國開工率在75%及以上的企業佔53.60%,比上月上升18.73個百分點。2月以來,各地多措並舉穩就業。江蘇、浙江、福建等用工大省展開跨省招工;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為企業招用工發放補貼。

  2月以來,各地相繼推出助企政策,優化營商環境,為中小企業復工復産注入動力。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佈的數據顯示,2月份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6,連續兩個月大幅上升。

  同時,各地的重大項目也在今年繁忙起來。2月以來,“中國複眼”二期項目、世界最長跨海高速鐵路橋——杭州灣跨海鐵路橋海上工程、新疆單體投資最大的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一批批重大項目密集開工、有序推進。

  國內市場強勁回暖有何特點?

  未來如何?

  從各地火熱的生産線,到回暖的旅遊市場、消費市場,各地都在持續推動生産生活恢復,同時也説明中國經濟的巨大的韌性和活力。如何看待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回穩向好的趨勢?繼續聽王健的解讀↓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