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開創美麗中國建設新局面

2023-03-02 08:3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過去5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國生態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進一步夯實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態基礎。

  森林面積持續增長

  林草領域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主陣地。5年來,我國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國森林面積、蓄積量持續增長。

  國家林草局數據顯示,我國森林面積已增加到34.6億畝,人工林保存面積達到13.14億畝,穩居世界首位,成為世界上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全球增加的森林面積有四分之一來自中國。目前,我國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分別提高到24.02%和194.93億立方米,全國林草植被總碳儲量達114.43億噸,年碳匯量12.8億噸。森林年涵養水源量達8039億立方米,年固土量增加到117.20億噸。我國森林資源總體呈現數量持續增加、品質穩步提高、功能不斷增強的發展態勢。

  與此同時,我國嚴格保護沙區生態,不斷加大沙化荒漠化防治力度,圓滿完成到2020年全國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的目標任務,提前實現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縮減”。目前,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分別較2009年減少7500萬畝和6495萬畝,全國沙區植被平均蓋度較2009年增加2.59個百分點。我國在全球率先實現了荒漠化面積減少和荒漠化程度減輕的預定目標,為實現聯合國提出的“到2030年全球退化土地零增長”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

  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建設取得新進展,是過去5年中我國生態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

  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公園建設,審定一系列制度文件,提出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為科學推進國家公園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以來,我國陸續啟動了三江源、東北虎豹、大熊貓、祁連山、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神農架、普達措、錢江源和南山等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2021年10月,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併發表主旨講話,宣佈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國務院批准5個國家公園設立方案,範圍涉及青海、四川、吉林、海南、福建等10個省份,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第一批國家公園的設立,標誌著國家公園這項重大制度創新落地生根,國家公園建設邁入新階段。

  2022年11月,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時宣佈,中國制定了《國家公園空間佈局方案》,將陸續設立一批國家公園。11月30日,《國家公園空間佈局方案》印發,按照方案,我國將推動建設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把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産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納入國家公園體系,遴選出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含正式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這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總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佔陸域國土面積10.3%,實現了保護規模世界最大,保護了80%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了眾多大尺度的生態廊道以及國際候鳥遷飛、鯨豚類洄遊、獸類跨境遷徙的關鍵區域。

  生態富民成效顯著

  早春時節,大別山區滿目綠意。湖北省蘄春縣彭思鎮劉塹村農民駱中元在駐村幹部的幫助下,種植了14畝中藥材蘄艾,年增收2.8萬元,實現了穩定脫貧。蘄春縣委副書記桂勇軍告訴記者,2022年全縣蘄艾種植面積已達22.88萬畝,建設蘄艾産業標準化種植基地12個,成立蘄艾專業合作社352個,帶動脫貧戶監測戶種植蘄艾面積超過7800畝,1.7萬戶脫貧戶監測戶通過土地流轉、種植蘄艾等方式增加收入,戶均年增收6500元。

  5年來,生態扶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

  脫貧攻堅期間,全國林草系統全力推進生態扶貧,在一個戰場同時打好脫貧攻堅和生態保護兩場戰役,累計帶動2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國家林草局在中西部22個省份貧困人口中選聘110.2萬名生態護林員,精準帶動3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天然林保護修復、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項目資金向中西部地區傾斜,扶持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2.3萬個,吸納160萬貧困人口參與林草重點工程建設。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後,林草生態繼續為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作出貢獻。過去5年來,我國生態旅遊和森林康養發展迅猛,建成千余家森林康養基地,確定96家首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産品博覽會近5年累計成交額超過200億元,成為亞洲最大的林業展會。我國綠色生態産業規模不斷壯大,生態旅遊已成為年産值超過萬億元的支柱産業。 (經濟日報記者 黃俊毅)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