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試點將出 內外貿一體化提速

2022-05-09 09:18: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試點將出 內外貿一體化提速

  推動規則渠道對接,激活外貿、消費兩大市場

  從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意見的發佈,到部際工作機制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再到一體化試點抓緊推出……《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提速信號不斷釋放。其中,試點出爐備受關注。

  受訪業內專家認為,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等開放平臺中,産業基礎較好的區域,有望率先開展試點。分析同時提出,內外貿一體化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途徑。隨著國內外市場更為有效的聯通,産品在兩個市場的互換成本將明顯降低,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的優勢和潛力也將得到更充分發揮。

  試點推出在即 開放平臺有望打頭陣

  國務院辦公廳於今年1月發佈《關於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提出,開展內外貿一體化試點。對於內外貿一體化的總體要求,《意見》明確,提高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促進內貿和外貿、進口和出口協調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更高水準開放和更高品質發展。

  “近期,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擇優選擇部分地區開展內外貿一體化試點。”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近日介紹了試點的最新進展。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內外貿一體化試點,要對標高標準國際規則,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促進內外貿規則有效銜接。“既有開放平臺在這方面起點高、空間大,具有天然優勢。”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也對記者説,內外貿一體化試點承擔著開展國內國際標準轉化、推進內外貿産品的同線同標同質(“三同”)、降低産品在國內外市場的互換成本等任務,對經濟外向度有較高要求。

  在張建平看來,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以及綜合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條件相對成熟。“這些地方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比較高,外貿企業和自有品牌製造企業集聚程度也比較高,所以首批試點可能從中選擇。”

  除了規則對接,産業基礎也同樣重要。分析認為,開放平臺中內外貿産業基礎較好的地方,開展試點條件相對成熟。趙萍表示,試點要聚焦産業鏈、供應鏈銜接,國內國際渠道打通等,不斷提升開放服務能力,保證制度創新能夠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發展機會。

  利好不斷釋放 一體化發展提速

  在醞釀試點的同時,全國層面的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也在提速。日前,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部際工作機制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提出緊扣中心任務,以完善體制機制為重點,通過改革創新、主體引領、數字賦能等推進內外貿一體化。

  “這是《意見》明確總體方案後,我國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又一重要進展。”商務部研究院外貿所研究員尹政平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接下來,在部際工作機制統籌下,各部門協力推進,內外貿一體化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企業端也在積極探索。作為我國首批出口食品“三同”示範企業,青島福生食品有限公司此前一直以食品進出口為主,2016年以來加速開拓國內市場。公司總經理張德岩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目前公司經銷商和代理商業務由省內拓展到北京、上海、天津、河南、山西等省市,內銷市場在業務佔比提高至55%以上,為公司發展開啟了新空間。

  加快補齊短板 開啟更大市場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內外貿一體化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待挖掘。如何破除障礙、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商務部表示,將從鼓勵發展“三同”産品;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促進內外貿規則有效銜接;加快數字賦能,增強企業生産柔性,促進供應鏈融合等方面發力。

  在趙萍看來,規則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創新,將為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掃清障礙,釋放更多制度紅利。通過數字賦能,發展線上線下融合、連接國內國際市場的新業態新模式等,有利於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打造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新優勢。

  “三同”聯盟秘書長郭京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三同”標準下,內外貿産品的品質差距、信任差距將進一步縮小。“不僅有利於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也有利於提升我國供給體系品質和水準,引導企業對標國際先進標準邁向高品質發展。”(記者 王文博)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