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續寫春天的故事|引漢濟渭見真章

2022-05-07 15:5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站在陜西中部的秦嶺之巔,我們或許能遠眺到北方幾十公里外的黃河最大支流渭河、南方幾十公里外的長江最大支流漢江。大江大河向東奔流,不捨晝夜,各自成就著自然生態迥異的一方水土。

  一山分南北。關中地勢平坦,人口數量和經濟體量處於絕對優勢,僅西安的常住人口和地區生産總值就佔了陜西全省的三分之一,但降水量和河流徑流量卻遠少於陜南。對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産”的要求,生態與發展之間的矛盾凸顯。

  多年前就有人設想,將漢江干支流的水引入渭河流域關中地區,一舉破解陜西省的水資源瓶頸。隨著經濟和技術條件的成熟,堪稱陜西版“南水北調”的引漢濟渭工程逐步醞釀、實施,其中最關鍵、最受關注的控制性工程是如何從秦嶺中打通一條隧洞。

  今年2月底,在一片歡呼聲中,隧道硬岩掘進機(TBM)的刀盤破岩而出,標誌著秦嶺輸水隧洞全線貫通,這也是人類首次從底部橫穿秦嶺。

  “隧洞貫通意味著重大問題已基本解決,如同蓋房子已建好框架,接下來主要是裝修了。”秦嶺隧洞項目總設計師李淩志説,多年鑿壁少人知,一舉貫通天下聞。

  “一水穿秦嶺,萬年潤長安”,秦嶺山間的這處標語格外豪邁。作為完善水網的重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這座隧洞怎麼從設想變為現實?在敏感而重要、地質條件極為複雜的秦嶺區域實施大工程,項目建設與生態保護又如何實現平衡?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進位於秦嶺山腳下的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引漢濟渭工程指揮部,與秦嶺隧洞項目總設計師、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李淩志及其團隊進行深入交流。

  “紮根秦嶺二十三載,鑿終南隧道修坦途,穿秦嶺隧洞潤關中,修路引水惠澤三秦”。李淩志説,作為鐵路、公路、水利工程隧道領域專家,他1999年起就一直在圍著秦嶺“做文章”。2005年,時年34歲的他被委以重任,全身心投入到引漢濟渭工程中。

  李淩志説,為了選擇一條線路最短、投資最省、地質條件最好、對自然生態影響最小的方案,設計團隊當年在約65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全面踏勘,研究的線路總長達850公里。院士專家們從幾十個方案中反覆研究,最終選擇了目前的方案,這一工程項目建議書還曾獲全國優秀工程諮詢二等獎。他説:“勘測期間有次穿越山上無人區時,遇到過野生大熊貓,大家又驚又喜。就算為了避免打擾國寶們棲息,也要慎而又慎”。

  工程量大、施工時間長,如何降低對動植物的影響呢?“細節決定成敗,否則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保護秦嶺不是喊口號,要在實踐中儘量把工作做細、做實。”李淩志説,除前期勘察設計外,在設計和施工中儘量調查生物分佈範圍和活動規律,能避則避、能躲就躲。實在躲不開就儘量減少影響,比如一些地段採用斜井替換豎井施工,一些時段優化施工減少煙塵和震動對動物造成的恐慌。

  展板上的一張照片顯示,在一處漆黑的隧洞中,他和同事頭戴安全帽、身穿救生衣、手持強光手電,坐在一艘皮划艇上向前划槳。那是2016年2月,施工中的隧洞突發涌水,每天的涌水量達4.6萬立方米,水位快速上漲。“我們冒著危險到第一線去查勘,經過反覆研究論證,提出了合理的處理方案,最終不僅解決了涌水問題,還採用‘高效沉澱池+過濾池+活性炭處理’等工藝,確保這些水達標外排。”

  “隧洞最大的特點是超長、深埋:全長98.3千米,比馬拉松比賽往返距離還要長;最大埋深2012米,相當於600多層樓的高度。‘長’是因為秦嶺山體南北寬厚,‘深’是因為秦嶺海拔高,深一點便於在源頭取水。”李淩志進一步解釋説,超長導致長距離硬岩掘進、通風、貫通測量、運輸等都面臨困難,深埋的高地應力會引發岩爆、涌水等問題。尤其當兩者匯于一處,難度就成倍增加。

  隧洞內常年溫度超過40攝氏度,相對濕度高達90%,有時冬天也要穿短袖,喝藿香正氣水防暑。這些年,李淩志及其團隊圍繞設計、施工,開展了12項關鍵技術科研攻關,有效解決了4000余次岩爆、600余次突涌水、888米底板隆起等難題。

  未來,隧洞內涌水會是常態嗎?地表水會不會下滲疏幹?會影響秦嶺地表的植物生長嗎?

  李淩志認為不用過於擔心。他説,根據科學研究,秦嶺地區地下水迴圈深度一般小于300米,地表300米以下是另一套水循環系統,而隧洞施工常常在地下一兩千米。由於山體不是鐵板一塊,局部地段會發育斷層破碎帶或者長大裂隙帶,地下水經過數十數百年的下滲,在秦嶺底部形成儲水“水囊”,施工過程中遇到這些“水囊”就會發生涌水。不過這種“水囊”並不常見,也會自然修復。

  李淩志的辦公室正對著秦嶺這座生物基因庫和中華水塔,窗外雲山疊疊、滿目蔥蘢。他説:“秦嶺是我的第二故鄉,這裡的百姓像水一樣純凈。修建一個項目,是為了造福一方人民,寧可項目付出一些代價,也不能讓生態付出代價!”

  李淩志團隊科研創新攻關小組負責人、鐵一院秦嶺隧洞項目常務總工程師魏軍政説,相對於幾十年前,不論是設計還是施工,大家對生態環保的認識更深了,措施更實了,效果也更好了。比如,隧洞中的有些水比較渾濁,是因為夾雜著泥沙,還混有車輛、機械運作時掉落的油污。施工過程中上了許多設備、採取了不少技術,來減少和處理這些污水,還在最末端養了魚,提供直觀的生物監測。“你説你處理得好,水看上去很清,那還不夠。還得能養對水質很敏感的魚,確保魚能活得很好。”魏軍政説。

  隨著調水工程的推進,引漢濟渭下一步的重點將是輸配水工程。過不了多久,西安人就可以喝上漢江水。指著墻上的《引漢濟渭工程二期工程南幹線平面示意圖》,李淩志説,自己將投入到引漢濟渭二期工程建設,續寫與秦嶺這片綠水青山的緣分。(經濟日報記者 楊開新)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