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解讀】第四屆進博會開幕 中國為何特別強調多邊主義、開放、共用?

2021-11-05 13:46: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11月5日消息(記者陳銳海)11月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併發表題為《讓開放的春風溫暖世界》的主旨演講。

  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回顧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年來的發展進步,介紹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積極推動國際抗疫合作,並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維護真正的多邊主義,堅定不移同世界共用市場機遇,堅定不移推動高水準開放,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共同利益。

  在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當前,中國強調多邊主義、開放、共用,對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性挑戰有何幫助?

  應對全球性挑戰必須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教授周念利認為,中國進一步強調“維護真正的多邊主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目前,全球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地區爭端、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安全、饑餓人口增多、貿易保護主義沉渣泛起等諸多挑戰。應對全球性挑戰,必須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周念利説,真正的多邊主義,是各國共同參與全球治理,共同制定規則,共同遵守規則,即使是強國和大國也不例外。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王立勇分析稱,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發達國家逆世界發展潮流,重拾冷戰思維,大搞零和博弈,鼓動意識形態對抗,人為“築墻”“脫鉤”,違背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倡導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加速“去全球化”進程,使經濟一體化轉向本地化、區域化、分散化,導致全球開放共識弱化。同時,當前多邊貿易體制面臨諸多挑戰,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不僅正在損壞全球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系,而且已成為多邊貿易體制修復的強大阻礙。

  “與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不搞單邊主義,不搞拉幫結派,不搞以自我利益為優先的小圈子,而是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趨勢,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倡導平等協商和開創共贏共用的未來,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積極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王立勇説,中國重申真正的多邊主義是出於對“和平穩定”與“公平正義”國際發展環境的呼籲與肯定,是對“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目標的堅定追求。

  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大國擔當

  在王立勇看來,習近平主席特別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同世界共用市場機遇,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共同利益,體現了中國擴大高水準開放的決心、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以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同時,這也進一步闡釋了中國所維護的真正多邊主義內涵,體現出與世界各國一起開創共贏共用未來的責任意識,向世界展示了大國模樣和大國擔當,再一次展現出中國是言必信、行必果,用實際行動踐行承諾。

  周念利對此持相同觀點。她認為,在全球面臨重大挑戰時,中國體現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為世界作出積極貢獻,在經貿領域突出體現在兩點:一是繼續打開國門,堅定不移地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擴大進口,為全球經濟復蘇貢獻力量。二是積極向全球提供疫苗等抗疫物資,分享抗疫經驗,支援全球儘快擺脫疫情。

  開放、合作對中國發展意義重大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卞靖認為,中國進一步強調開放、合作,對中國發展同樣具有重大意義。

  卞靖表示,一方面,這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客觀要求。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然要求在實現以暢通國民經濟迴圈為主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開放層次和水準,從而使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聯通,加速補齊我國要素、資源、營商環境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引導國內産業提質增效和消費升級,以高水準對外開放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另一方面,這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之路。儘管近年來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逆全球化有所抬頭,但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産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我國堅持高水準對外開放是順應歷史潮流之舉,是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必然選擇。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更好地利用世界機遇,並同世界共用中國發展的重要成果,在分工合作、互利共贏中,實現共同發展。”卞靖説。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