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優化營商環境成效顯著,三方面需持續發力

2021-02-01 08:39: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王叢虎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專聘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2021年1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了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負責人介紹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的第三方評估情況。

  從評估的結果看,31個省(區、市)都能很好地落實《條例》。從政府角度看,各地都先後制定了貫徹實施《條例》的具體政策措施,還有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了優化營商環境的地方性法規或地方規章。與此同時,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地區還依據《條例》,對法規、規章和其他規範性文件等進行了清理,先後廢止了1000多項不符合《條例》的文件。從企業角度看,營商環境得到了企業的廣泛認可,尤其是在企業開辦或變更的便利性、辦稅的便利性,減稅降費、政府服務標準化、網上辦事便利等方面,企業的滿意度較高。應該説,《條例》實施一年來,取得了滿意效果,也符合立法的目的。

  作為“放管服”改革的關鍵領域,我國的營商環境2020年世界排名為31位,儘管相對於往年有明顯的提高,但依然還存在著一些短板,如在公平競爭、法治化建設等方面。具體表現在招投標領域的公平公正性、仲介服務的規範化、融資的便利化等方面,企業的滿意度還不夠高,還需要不斷改革創新、持續優化。

  從本質上看,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要從市場主體的利益出發,不斷改革和完善服務於市場主體的各項制度和具體措施,以營造公平、公正、公開、便利的市場經營氛圍。這就要求直接或間接服務於市場主體的公共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要有顧客導向的意識,也要有付諸於行動的決策和執行。

  首先,也是最為重要的是,各個公共部門和工作人員要提升服務理念。只有有了為市場主體服務的理念,才能在法律政策制定和執行中全心全意為企業辦事,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比如針對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各個公共服務部門只要為企業著想,總會有解決辦法。最近一些地方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就創新提出了中標貸,也就是為那些中標企業提供貸款。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充分利用掌握大量有用資訊和協調便利的優勢,主動溝通金融機構、設立融資平臺為投標中標企業提供便利的貸款服務。

  其次,就是公共部門要積極改革創新,不斷完善制度規範和優化辦事流程。黨中央、國務院都提出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並完善便利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國際國內的投資者最期待的營商環境也是各個公共部門應該積極主動達成的目標,只有不斷細化各項制度、優化各項辦事流程,才能真正讓市場主體踏實放心。公共部門要通過完善制度和簡化辦事流程,讓市場主體辦事可預期,過程全透明。

  最後,就是公共部門在恪守法律政策的前提下付諸積極行動,創造友好的市場氛圍。客觀地説,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責任主要在於公共部門。有了好的制度和措施,關鍵還要看公共部門能否很好地執行。以辦事的便利性為例,有些省份就結合本身的實際情況,開通了政務服務自助聯辦網點,將政務服務高頻事項辦理延伸至銀行網點,以打造身邊的“政務服務大廳”,實現實體政務大廳、網上政務大廳、手機App、自助服務終端、村級代辦多元一體的政務服務新格局。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