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萬億元的大市場來了!“錢”景廣闊、3億人將參與

2021-01-29 08:42:00
來源:央視財經
字號

  萬億元的大市場來了!“錢”景廣闊!3億人將參與!有你嗎→

  説起滑雪,通常大家的第一反應那是北方人的事情,而且冬天要去東北滑雪,不過,南方人可能會表示不服,因為數據顯示,南方人可能更愛滑雪,隨著北京冬奧會的臨近,滑雪運動逐漸火熱了起來,親子滑雪、滑雪度假等甚至成為越來越多人喜歡的生活方式,滑雪熱的興起也帶動了相關産業的快速發展。

  全民“滑雪熱”興起 初學者佔8成

  廣州一個室內滑雪場的負責人介紹,根據當下的防疫政策規定,他們實行了線上實名制預約,同時控制最大客流量,但這絲毫不影響大家對冰雪運動的熱情高漲,每到週末,前來體驗滑雪的遊客絡繹不絕。

  負責人還告訴記者,來這裡的眾多滑雪愛好者中,南方遊客居多,他們對冰雪運動更加好奇,數據顯示:這家滑雪場自2019年夏天開業以來,幾乎周周爆滿,其中六成為南方遊客。

  雪場負責人還表示,開業以來,他們曾創下單日客流5000人的紀錄,對於一個室內滑雪場來説,這個數字十分可觀。其中,初學者佔8成以上,且增長勢頭迅猛。攜程數據顯示,目前滑雪遊客中80%為初學者。而《中國冰雪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2020)》顯示,2020年冰雪旅遊客源城市中,排在前十位北方城市只有北京和鄭州,其餘8個全部為南方城市。

  同樣體會到“滑雪熱”的還有陳耀釗,兩年前,他跟幾個“雪友”成立了滑雪俱樂部,在俱樂部的照片墻上記者看到,他們的成員數量從一開始的6、7個人,到現在已經有上千人。目前,俱樂部除了提供雪具租售、滑雪教學等,還經常組織滑雪沙龍、滑雪比賽等活動。

  滑雪裝備租售兩旺 銷量上漲13倍

  “滑雪熱”帶動滑雪裝備銷量上漲,而大量初學者的進入,更是推動著滑雪裝備市場快速爆發。

  總部位於廣州的一家運動用品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前兩年他們的門店沒有為滑雪服飾設立專門的區域,而是把滑雪服跟其他産品混在一起銷售。但近兩年,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前來諮詢滑雪服,他們不但開闢了銷售專區,還安排了專門的導購,銷量對比前幾年也是大幅上漲。

  廣州凱樂石運動用品有限公司品牌總監 孫娜:從去年全年的數據來看,線上銷量增長達到了132.9%,社群銷量增長達到337%,線下達到了全年,同比超過50%的增長,特別受歡迎的是一款滑雪羽絨服,在12月份已經在北方完全都斷貨了。

  不只是滑雪服,由於短視頻等社交平臺的興起,運動拍攝用的防抖相機,也成為了這個雪季滑雪圈的熱門裝備。

  CBNData聯合天貓體育發佈的報告顯示,最近一個月,滑雪裝備的銷量同比上漲13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滑雪裝備分為:滑雪服、速幹衣等服飾配件;雪板、雪鞋等大件雪具以及頭盔、雪鏡等安全裝備三大類。完整配齊一套中端滑雪裝備,價格在兩萬元起。而隨著滑雪技術的上升,對裝備專業度的要求越高,價格也隨之上漲。

  相對於專業滑雪裝備,大量初學者選擇先租一套來體驗,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各大雪場周邊都配備了雪具租賃服務,一套基礎款裝備的租賃價格在每天幾百元。一些熱門雪具店在雪季會出現租售兩旺的情況。

  Burton廣州融創合作店店長 蔡銳洪:雪服、雪褲加頭盔是200元一天,租得最好的是快穿系列,價格是一天400元,包括雪板、固定器和鞋,大概一天可以租到兩三次。

  業內人士表示,與國外相比,國內滑雪裝備市場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大量消費需求有待開發,未來兩年,針對國內市場的滑雪裝備將呈現出更專業化和細分化的特點。

  教練排課三班倒 滑雪教學前景廣闊

  滑雪裝備銷量大漲,從産業鏈上下游來看,無論是在社交平臺還是電商平臺,滑雪這種“冷運動”已經帶來了火熱的“雪經濟”,也因此衍生出了地産、文創、教培等相關産業。

  廣州融創滑雪學校教務長 吳龍:招生情況很不錯,因為市場這兩年的冰雪運動也是非常火熱,目前報名第一期已經有30個孩子,有週末班、寒暑假班。

  教練告訴記者,他們滑雪場的培訓課程有初中高級不等,同時分為團隊課程、單班課、雙班課、體驗課、冬令營等,眼下正值最忙的時候,他們的近100名教練,目前是三班倒輪換調休,課程常常從早排到晚。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初級滑雪市場,滑雪教學前景廣闊,而從整個行業來看,隨著北京冬奧會的臨近,滑雪産業將進入發展快車道。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 年)》顯示,2025年我國冰雪産業總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屆時將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而按照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測算,2021-2022年冰雪季我國冰雪旅遊將帶動冰雪特色小鎮、冰雪文創、冰雪運動、度假地産等相關産業的産值達到2.92萬億元。

  熊貓滑雪APP負責人 李灝:從各個滑雪場的客流量,包括各個品牌的關注度等,“滑雪熱”從5年前就開始,特別是這兩年隨著冬奧會的臨近,非常能夠明確感覺到,這兩年是市場增長的高峰期,而且在冬奧會之後,它會還有一個持續增長的過程。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