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碳約束下 鋼鐵行業兼併重組將提速

2021-01-28 08:40: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我國粗鋼年産量首超10億噸 2021年確保鋼鐵産量下降

  碳約束下 鋼鐵行業兼併重組將提速

  記者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7日召開的2020年度資訊發佈會上獲悉,2020年我國粗鋼年産量首次突破10億噸,隨著下游行業快速復蘇,鋼材消費創新高,企業效益持續恢復,實現利潤小幅增長。

  今後,中鋼協將按照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要求,加快研究鋼鐵行業行動方案,並推動和鼓勵更多大型鋼鐵企業牽頭實施重組,形成不同區域有影響力的鋼鐵企業集團和專業化一流企業,提升産業集聚化發展水準。

  産量需求雙雙創新高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20年,我國粗鋼産量10.53億噸,同比增長5.2%;生鐵産量8.88億噸,同比增長4.3%;鋼材産量13.25億噸,同比增長7.7%。

  産量高企的背後,是需求的快速增長。據中鋼協測算,2020年,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9%,鋼材實際消費同比增長7%左右,其中建築業增長10%、製造業增長4%。

  “下游行業快速復蘇,鋼材消費創新高。”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屈秀麗表示,2020年,在宏觀政策的作用下,國民經濟呈逐步恢復態勢。特別是二季度以後,隨著國家復工復産、穩經濟政策逐步發力,重大項目投資啟動,機械、汽車、家電等下游行業快速復蘇,與鋼鐵消費密切相關的經濟指標持續好轉,鋼材消費創出新高。

  從價格來看,鋼材價格逐步回升,總體水準低於2019年。據中鋼協監測,2020年12月末,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為124.52點,同比上升17.36%。其中,長材指數為126.25點,同比上升15.09%;板材指數為126.23點,同比上升20.74%。

  屈秀麗表示,從全年來看,2020年1-12月份鋼材平均價格指數為105.57點,同比下降2.24%。從分月情況看,鋼材價格2020年1-8月份同比低於上年,從2020年5月份起呈逐月回升走勢,2020年8月份後超過2019年同期,進入2020年四季度後環比升幅加大,價格升至年內最高水準。

  價格上漲的背景下,企業效益持續恢復,實現利潤小幅增長。據中鋼協初步統計,2020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銷售收入4.70萬億元,同比增長10.86%;實現利稅3083億元,同比增長7.00%;利潤總額2074億元,同比增長6.59%。

  但是,由於鐵礦石、焦炭、煤炭和廢鋼價格均處於高位,鋼鐵行業銷售成本同比增長11.57%,成本增幅大於收入增幅0.71個百分點;平均銷售利潤率4.41%,同比下降0.18個百分點。

  屈秀麗表示,企業成本壓力大幅上升,在鋼材價格難以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鋼鐵企業降本增效任務艱巨。2020年四季度以來,進口鐵礦石價格快速上漲。據中鋼協監測,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CIOPI)62%進口礦價格2021年1月18日最高達到171.6美元/噸,創近9年來新高。

  2021年確保鋼鐵産量同比下降

  近日,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運作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表示,將結合當前行業發展的總體態勢,著眼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階段性目標,逐步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總量為依據的存量約束機制,研究制定相關工作方案,確保2021年全面實現鋼鐵産量同比的下降。

  這或是我國鋼産量在連續多年快速增長後迎來的首次下降。黃利斌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嚴禁新增鋼鐵産能。對確有必要建設的鋼鐵冶煉項目需要嚴格執行産能置換的政策,對違法違規新增的冶煉産能行為將加大查處力度,強化負面預警,進一步指導鞏固鋼鐵去産能的工作成效。

  “鋼鐵行業減少資源能源消耗、研究低碳路徑、破解低碳發展難點時間緊迫,勢在必行。”屈秀麗透露,目前正制定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碳達峰”行動方案和路線圖。

  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表示,鋼鐵行業是製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佔全國碳排放總量15%左右,鋼鐵産業低碳減排對全國實現“碳達峰”具有重要意義。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約束下,鋼鐵行業可能要提前到2025年碳達峰。”徐向春説,在加大節能減排、發展低碳冶金技術的同時,控制鋼鐵産量將是減排立竿見影的手段,這也是減量發展的主要原因。

  建信期貨研究員翟賀攀表示,我國正從壓減産能向壓縮産量傳導。根據鋼鐵産能置換新政,下一步將有産能加入的減量置換項目,粗鋼産量將不可避免地從增幅下降過渡到絕對産量下降。

  唐宋大數據産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雷表示,下一步減量用鋼或是推進方向。例如目前建材螺紋鋼使用多為3級鋼,若升級為4級或5級,保守估計用鋼量將減少3%到5%。

  行業將迎大兼併重組時期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説,我國鋼需求峰值將很快到達,我國鋼鐵工業正處於減量階段、重組階段、綠色階段,三期疊加的關鍵時期,鋼鐵企業既迎來高品質轉型發展的重要機遇,又面臨愈發嚴格的環境約束和低碳發展的巨大挑戰。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表示,鋼鐵行業要以區域市場需求空間和資源環境容量為雙底線,基於能否充分聯動産業鏈上下游考慮整個産業佈局的均衡性。今後一段時間,産能擴張衝動時隱時現、生態環境約束越來越緊、資源對外依存度高、行業産業集中度低仍將是鋼鐵行業面臨的挑戰。

  “兼併重組仍將是未來重點。”屈秀麗表示,將推動和鼓勵更多大型鋼鐵企業牽頭實施重組,處理好集中和市場的關係,形成不同區域有影響力的鋼鐵企業集團和專業化一流企業,提升産業集聚化發展水準。

  2020年12月31日,工信部《關於推動鋼鐵工業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我國鋼鐵行業産業佈局更加合理,打造若干家世界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以及專業化一流企業,力爭前5位鋼鐵企業産業集中度達到40%,前10位鋼鐵企業産業集中度達到60%。

  同時,《徵求意見稿》指出,將進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行業龍頭企業實施兼併重組,組建並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依託行業優勢企業,在不銹鋼、特殊鋼、無縫鋼管、鑄管等細分領域分別培育1-2家世界級專業化引領型企業。推進區域內鋼鐵企業兼併重組,從根本上改變部分地區鋼鐵産業“小散亂”局面,提升産業集中度。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國清表示,“十四五”時期,鋼鐵行業將通過兼併重組,打破“小、散、弱”的現狀,打造不同層級的優勢企業集團,構建分工協作、有效競爭、共同發展的創新格局,提高産業集中度,進而推進産業結構和佈局合理化。

  記者 梁倩 北京報道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