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金融創新手段頻出 中國多管齊下助企業“出難關”

2020-11-20 08:2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經濟觀察)金融創新手段頻出 中國多管齊下助企業“出難關”

  中新社北京11月19日電 題:金融創新手段頻出 中國多管齊下助企業“出難關”

  中新社記者 魏晞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國官方和各大銀行機構多管齊下,金融創新手段頻出,助企業“出難關”。

  19日,中國人民銀行舉行“金融支援保市場主體”第四場新聞發佈會,邀請金融機構,介紹相關情況。

  完善機制“真金白銀”激勵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金鵬輝在發佈會上表示,在完善激勵獎補方面,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了“上海金融18條”的政策工具箱。

  這個政策工具箱裏“幹貨”很多,如設立首期12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紓困專項貸款;推動政府融資擔保機構將擔保放大倍數擴大到不低於5倍,截至目前,新增擔保規模達到了300億元;加大對小微信貸的獎補力度,特別是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將貸款不良率補償下限由1.5%下調到1.2%等。這一系列措施,積極有效地引導了各家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同時,開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推動優化地方國有金融企業考核評價制度。

  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長周逢民表示,在央行優惠資金使用方面,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已累計撬動貸款超1100億元,支援市場主體12萬家,山東省沒有出現融資問題導致的倒閉潮、失業潮。在財政資金使用方面,強化財政金融政策協同配合,在山東省整合設立了20億元的省級中小微企業貸款增信分險專項基金,同時,對支援新舊動能轉換效果好的金融創新産品、支援企業債券融資力度大的金融機構和仲介機構給予專項獎勵。

  科技助力打造大數據平臺

  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長張瑞懷錶示,南昌中心支行積極推進金融服務與數字科技相結合,一方面,于2018年11月開發上線了江西省小微客戶融資服務平臺,線上展示小微信貸産品294種。至10月末,平臺註冊用戶達205.1萬戶,銀行機構累計為18.1萬戶平臺申貸企業發放貸款2592.3億元。另一方面,創新建立了企業收支流水大數據平臺,目前已採集江西省內329萬戶企業的5億筆以上交易記錄,幫助銀行進行産品開發和風險定價。兩個平臺的運作有效緩解了銀企資訊不對稱,為銀行獲客並以合適産品對接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國工商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田哲表示,工行加強科技賦能,提升貸款可得性。今年1至9月,通過信用類普惠貸款産品“經營快貸”,為100余萬戶小微企業主動提供信用類授信超8500億元,業務餘額超1000億元,較年初增長203%;落地數字供應鏈1178條,較年初增加734條;累計為近3萬戶小微企業提供“首貸”服務。

  創新信貸産品“補血”+“降本”

  中國民生銀行小微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周伯婷表示,客戶的需求,是金融機構創新發展的源頭和源動力。為此,民生銀行基於客戶需求的創新,“補血”+“降本”。

  面對數量眾多、需求多樣的中小微企業,民生銀行根據用戶行為與偏好進行分類、分層,提供信用、保證擔保以及抵押擔保等産品,包括“復工貸”“旺季貸”,針對特定客戶的“抗疫貸”、面向教育行業的“助校貸”等;抵押擔保方面,也著力擴大抵押品範圍,從標準房産住宅擴展到智慧財産權等創新押品領域。

  今年1至10月,民生銀行累計為5.6萬小微客戶提高授信額度;對暫時受困的中小微企業,通過延長期限、調整還款方式、徵信保護等支援政策,幫助客戶渡過難關。截至10月末,民生銀行人民銀行普惠口徑小微貸款餘額4873億元,較年初增長超過500億元。(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