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日報網評:RCEP為何至關重要?

2020-11-19 08:32: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作者: 丹·斯泰恩博克

  當下,地緣政治、貿易戰以及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在這種局勢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簽署無疑是一項非凡成就,也是邁向更美好未來的一大步。

  歷時8年談判,15個國家在東盟峰會期間簽署了這個全球最大自貿協定。RCEP預計將加強東盟10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之間的貿易一體化。RCEP現有15個成員國總人口、經濟體量、貿易總額均佔全球總量約30%,意味著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形成一體化大市場,因此它必然會對全世界産生重大影響。

  東盟和高收入國家希望獲得什麼?

  從東盟的角度來看,RCEP對於區域一體化發展至關重要,特別是如果未來發達經濟體選擇更大程度的貿易保護主義和新的貿易戰。與此同時,RCEP還可以作為實現更大程度的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平臺。

  從高收入國家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角度來説,RCEP對於參與區域增長非常重要。這些高收入國家飽受長期停滯不前的困擾,這類困擾正在老齡化和日益分化的發達經濟體中蔓延。

  RCEP雖然不能抵消這種長期趨勢,但可以與之抗衡。除此之外,在RCEP框架下,對於日本出口至中國的工業製品及零配件,整體關稅取消幅度約為86%,這將有利於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等日本出口商。

  RCEP生效後,協定成員將總體實現90%以上稅目的零關稅。它還將尋求建立電子商務、貿易和智慧財産權領域的通用規則。

  中國支援全球和區域經濟一體化

  與其他主要經濟體不同,中國經濟自今年春末以來就一直在反彈。儘管面臨貿易戰,中國出口形勢在9月再次改善,同比增長近10%,進口則同比增長超過13%。這就表明信心正在增強,近日“雙十一”銷量再創紀錄也是一大力證。

  儘管面臨貿易戰和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中國仍然支援全球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在某種程度上説,這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自然結果。二戰後日本崛起促進了本地區的跨境投資,中國崛起也産生了相似但更廣泛的影響。

  RCEP對中國而言至關重要,但不是唯一一個承載其龐大經濟的重大區域性協定。中國在國內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國際上推進“一帶一路”倡議。

  在過去一二十年中,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穩步增長。今年1月至5月,與東盟的貿易額佔中國外貿總量近15%,超過了中國與美國、歐盟的貿易額。

  開啟期待已久的亞洲世紀

  憑藉強大的國際貿易實力,RCEP將對全球産生影響。RCEP覆蓋22億人口,GDP總量達到26萬億美元。

  最重要的是,在經歷四年的全球緊張局勢後,RCEP的簽署預示著更樂觀的情緒。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這將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發出積極、明確信號。

  實際上,RCEP一半力量來自中國,另一半則源自東盟以及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高收入經濟體。如果各簽署國繼續蓬勃發展,中國和東盟的經濟作用將隨著時間推移更快增強。

  如果能維持一個和平與相對穩定的環境,那麼到20年代末,中國經濟規模將超過美國,東盟的經濟實力也會同時上升。

  儘管亞洲面臨地緣政治博弈,但是中國與東盟長期致力於尋求多邊主義、區域和全球合作。正是這種對共同未來的強烈責任感,將推動開啟期待已久的亞洲世紀。

  (作者係美國智庫印中美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訪問學者丹·斯泰恩博克)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