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經濟呈現出大海般的氣質

2019-05-14 13:41:00
來源:西安網
字號

  “五一”4天假期出遊人次近2億、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24萬人、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産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8.3%、4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商務活動指數延續擴張走勢……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釋放出越來越多的積極信號,引發各界廣泛關注。(5月8日人民網)

  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和寬廣的發展空間,猶如波瀾壯闊的大海,這絕非誇大其詞。眾所週知,中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發展潛力巨大,都是名副其實的巨大資源,同時,正處於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進程中,具備廣闊的市場迴旋空間。這些因素都促使中國經濟根深盤穩,有潛力、有底氣。

  當前,中國經濟置身於複雜嚴峻的形勢下,內外挑戰疊加。國際上,世界經濟復蘇緩慢、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國內,經濟仍處於轉型陣痛期,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進一步凸顯,帶來較大下行壓力。在這些內外壓力下,中國經濟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撐高品質發展的生産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體勢頭沒有改變。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迎來了開門紅,國內生産總值(GDP)約為21.34萬億元;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1%;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8%,漲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8%,比GDP增速快0.4個百分點。這些數據無不彰顯中國經濟韌性十足。

  中國經濟展現出了巨大韌性和深厚潛力有目共睹,讓人們的信心歷艱彌堅、澎湃依然。特別是近年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取得的積極成效,“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供給效率,增強發展動能,推動經濟運作進入價格回升、成本下降、盈利改善、信心增強的良性迴圈。減稅政策同樣值得期待,今年1月1日起,中國開始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僅企業所得稅減稅這一項政策,便惠及1798萬家企業,98%為民營企業,進一步助推經濟平穩的發展。

  中國經濟為世界各國發展創造機遇,正如“不拒眾流”“有容乃大”的大海。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合作不斷加深,在基礎設施聯通、産能合作、貿易、投資、金融等各方面越來越多地實現了共用。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8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於同期中國對外貿易增速,佔中國貨物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27.4%;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9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完成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超過4000億美元。數據驗證了“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助推了中國自身的發展,同時也為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由此可見,無論從數據上看,還是從制度政策上看,未來如大海一樣壯闊的中國經濟不管可能遇到什麼樣的波折,都必將在改革發展中展現出更加光明的前景,對此我們拭目以待。(雨露)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