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經濟觀察: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底氣何在?

2019-05-13 08:4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外貿方面,1-4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增長5.7%,進口增長2.9%。其中出口增速儘管低於去年全年水準,但在當前全球貿易疲軟態勢下已屬難得。外資方面,一季度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約為358億美元,同比增長3.7%,外匯儲備保持在3.1萬億美元左右。

  從投資來看,一季度中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6.3%,比去年全年提高0.4個百分點。市場預期亦出現改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將今年中國GDP增速預期從6.3%上調至6.4%,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被上調。

  經濟運作走得穩,還得行得遠。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副院長于春海指出,中國經濟在過去一段時間維持穩定快速增長的同時,供求兩方面品質提升、結構改善非常明顯,內生動力顯著增強,“這是我們基本的底氣”。

  如其所言,一季度,較之於製造業總體,中國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速高出6.8個百分點。較之於第三産業總體,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速高出11.8個百分點。中國工業産能利用率也升至2013年以來的歷史同期次高點。這表明製造業和服務業高端化發展勢頭增強,正培育新的結構性機遇。

  與此同時,消費繼續牢牢佔據需求側頭號主導力量,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5.1%。投資結構也繼續優化,技術改造、高技術産業和一些短板領域投資都持續較快增長,為未來發展增添了後勁。

  面對不確定性有增無減的外部環境,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執行院長嚴金明説,中國經濟有巨大韌性,國內市場需求巨大,且今年以來新舊動能轉化進一步加快,新産業蓬勃發展、新業態不斷涌現,創新創業活躍度增加,企業活力不斷增強,“發展前景樂觀”。

  談及下一步發展方向,王晉斌認為,要高度珍惜一季度“金融修復”的成果,通過金融市場來穩信心。尤其貨幣政策在“穩金融”中要發揮重要作用,防止資産價格大幅波動,以此起到穩預期的作用,這同時也有助於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

  與此同時,中國還要加快推進擴大對外開放政策實實在在落地,吸引國外資本。他稱,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一方面對激發民間資本具有很好示範效應,另一方面對於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也有重要作用。

  嚴金明則提及,中國要繼續堅持自主技術創新,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中搶抓機遇,加快推進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領域佈局。同時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業和創造活力。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