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經濟的韌性和中國人的韌勁

2019-05-10 16:33: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五一”剛過,火爆的消費數據,讓人們再次領略了中國經濟的精氣神。

  韌性和潛力是專家用來描述經濟的角度,譚主感受到的則是中國經濟韌性背後中國人的那股韌勁。

  四天假期,每個遊客平均外出停留2.25天。銀聯網路交易總金額達到1.29萬億元,比去年“五一”假期日均增長42%。

  四天假期,京東物流每個快遞員平均送貨量達到500-600單,每天約為100-150單,每個快遞員平均每天配送貨物重量超過400公斤。

  “賞花經濟”成了這個春天的新名詞,一款幫助人們識別花卉的軟體,從今年立春到立夏,識花總人數1.26億,識花總次數1259792921次。賞花更識花,觀賞加科普。(這是典型的消費升級啊)

  △賞花更識花

  中國經濟的精氣神來自於中國人的精氣神。

  精氣神在一個個普通中國人的奮鬥細節中

  零誤差,這是龍建軍師傅給飛機邊條翼裝配的最高紀錄;把一克黃金拉成八分之一頭髮絲那麼細,用這根金線為雷達的“心臟”做“搭橋手術”,這是女工藝師顧春燕的獨門絕技;腦中裝著整個火箭的裝配圖紙,創新大直徑火箭裝配方法,這是運載火箭總裝工人崔蘊的“大師技能”。

  精氣神在一條條生産線上

  每兩分鐘,一輛輕卡下線,這是中國重汽輕卡工廠新的生産節拍;在海爾的智慧工廠生産線上,每15秒鐘,就會誕生一台洗衣機。

  性能超群的折疊屏手機、科技感十足的無人駕駛汽車、智慧靈動的工業機器人,不少矢志創新的企業迎來了新産品的“爆發期”。

  精氣神在轉型升級中

  鋼鐵大省河北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7.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個百分點。但在河北工業的七大行業中,鋼鐵業增長卻不是最快的,只增長了8.8%,裝備製造業作為經濟生力軍,增速達到了兩位數以上。

  一季度,我國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長16.9%,比全部投資快10.6個百分點,數字背後,是企業專注創新、加快轉型升級的強烈願望和積極行動。

  精氣神在不斷破冰的改革中

  “五一”假期剛過,公佈政府投資條例、發佈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部署加快道路貨運作業轉型升級,一系列改革新舉措紛紛出臺,不斷釋放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動能。

  頒布《外商投資法》,著手壓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加快通關速度;設立科創板及試點註冊制;進一步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今年以來,我國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給市場添活力。

  今天的中國,在欣欣向榮的發展中。

  經過一年多的摩擦與碰撞,經受過“壓力測試”的中國經濟,它的韌性已經被高度證明。中國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步伐不會有絲毫猶疑。

  中國經濟最大的韌性,紮根于中國人民為夢想不懈奮鬥的那股子韌勁中。

  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是一個人、不是少數人能完成的,需要千千萬萬普通人的參與。我們在創造自己美好人生的同時,也是在參與創造偉大新時代。

  幾天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必然會有艱巨繁重的任務,必然會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特別需要我們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奮鬥不只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奮鬥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強者,總是從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