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跨境電商保稅備貨進口模式縮短“海淘族”與商品距離

2019-05-09 08:4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8日下午,通過跨境電商監管平臺抽檢後,一批護膚品、化粧品、品牌手錶等進口貨物進入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保稅倉。這意味著長沙黃花綜保區跨境電商保稅備貨(1210)通關業務進入常態化運營。

  跨境電商是“網際網路+”背景下全球貿易發展的一個新業態、新引擎,發展勢頭強勁,前景十分廣闊。在此背景下,國內各跨境電商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涌現,跨境電商企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通過跨境電商保稅備貨(1210)模式,電商平臺可根據市場預測和消費者需求,先從國外集中採購大量的商品,進口並存儲在國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隨後根據訂單,以個人物品方式出區配送到客戶手上,避免了國際運輸線上耗時久的缺點。

  長沙斑鹿供應鏈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能為跨境電商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該公司總經理錢科成説,海外商品到消費者手中一般需要10幾天,備貨模式可以提前把貨備到保稅區裏面,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下單後1-2天就能到拿到商品。“與過去相比,備貨模式在通關效率、物流成本、客戶體驗等方面都有優勢,企業做跨境電商成本更低了,消費者購買進口商品更加方便了。”

  日前發佈的《2018-2019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9.1萬億元,用戶規模超1億人,預計2019年將達到10.8萬億元。

  “比較熱門的跨境商品是紙尿褲、嬰兒輔食、奶粉等母嬰類産品,以及保健品和面膜、口紅、香水等。”錢科成説,中國消費者購買的跨境商品能反映其購買能力和經濟能力越來越好,購買的商品也從以前的日用品轉向輕奢類商品,很多都是著名的一二線品牌。

  近年來,長沙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漸成氣候,形成了以長沙金霞保稅物流中心、長沙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為重點的跨境電商産業集聚區。

  受益於本地良好的通關環境以及跨境電商綜試區政策利好,一批知名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公司落地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已在保稅區圍網內設立網購保稅備貨公共倉,帶動了湖南本地跨境電商企業業務紛紛回流。

  “我們實施24小時預約加班制度,保障跨境電商網購保稅整體通關時效,將黃花綜保區打造成湖南省乃至中部地區重要的跨境電商分銷基地。”長沙黃花機場海關監管科科長李滔表示。(唐小晴 冷冰 劉塑琪)

[責任編輯: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