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政務大數據平臺,再加把勁!

2019-05-08 09:31: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有了這些數據,心裏對辦事要花費的時間就有了底” 

  近年來,很多地方的政務大數據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尤其是近兩年,多地設立大數據發展局、大數據管理局等相關管理機構,不斷加強使用大數據的規劃設計,完善相關制度體系。

  目前,甘肅省蘭州市在政務大數據平臺的幫助下,線上辦理事項已經超過660項,可辦率達96.77%。“以前居民在辦事時,要帶很多紙質版的證件和資料,我們要挨個翻閱、審驗真偽,工作量很大。現在,在我們街道的政務大廳,只需要群眾的身份證號,就能查到其相關證件資訊。不僅方便了辦事的群眾,也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蘭州市城關區酒泉路街道工作人員胡文瞳説。

  “正在服務窗口數11個、當前等待人數18人、平均排隊時長18分鐘”……福建省福州市在政務大數據服務中的可視化貼心提醒受到群眾稱讚。“有了這些數據,心裏對辦事要花費的時間就有了底。”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李女士説。據了解,自2018年底起,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在五大類窗口前的5塊服務屏中,分別增設了對應的“政務數據”欄,反映該類窗口的當前等待人數、平均排隊時長、平均受理時長、累計滿意率等,方便市民安排辦事時間。

  “優化營商環境,必須靠大數據來推進改革” 

  數據是重要的資源和資産,這一觀點正在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政務大數據中心是資訊時代支撐政府部門日常運轉的重要基礎設施,對提升政府部門資訊化水準、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發展、推進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意義毋庸質疑。

  推動政務大數據平臺建設,是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時代下的大勢所趨。多地成立大數據管理機構,表明對大數據的重要性已有共識。專職機構的設立也能真正敦促各級、各部門更重視大數據建設,進而為當地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地理位置並非十分優越,但在發展政務大數據的路上嘗到了甜頭。該州州長龍曉華告訴記者:“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我們有很多減稅降費的政策落地要靠大數據。誰可以減稅,誰不可以減稅,大數據裏面一下子就找出來了。所以必須要依靠大數據來推進改革,特別是湘西地區,了解這裡的投資環境就要上網來查,不可能每個人都跑到湘西看一圈。通過我們搭建的‘智慧湘西’平臺,可以全方位了解湘西的情況。有的企業可以只來一次就簽約,就不需要跑那麼多次了。”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認為,中國應當抓住大數據發展的歷史機遇。希望政府基於政務雲市場的成熟經驗,打造國家政務雲,實現部委數據共用,同時加快推進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對政府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和創新應用,助力開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網際網路+監管”,助推“數字中國”建設。

  發揮大數據背後“人”的作用,讓它更好地造福社會 

  各地政務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如火如荼,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和挑戰。有的地方對政務大數據中心建設缺乏詳實的調研,導致可應用性不盡如人意;有的地方認為發展大數據就是購買大量的硬體伺服器,導致資源極大的浪費。

  在政務大數據推進的過程中,“不願共用”“不敢共用”“不能共用”三個難題導致了“資訊壁壘”和“數據孤島”的出現。

  在實際工作中,多元關聯的大數據能發揮更好的效用,但是由於各部門從部門利益出發,不願共用數據,還有些政府部門基於風險的考慮而不敢將數據拿出來共用。當然,從技術層面講,由於以前缺乏標準體系的支撐,採取處理技術不夠完善、應用平臺各異,數據庫介面也不互通,因此不能將管理數據及時拿出來與其他部門共用。

  如今,技術層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突破。據了解,北京因特睿軟體有限公司將北京大學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雲-端融合系統的資源反射機制及高效互操作技術”轉化為燕雲系統,從政務系統中重建出數據和功能介面,解決綜合業務受理平臺建設中遇到的“互聯互通難、資訊共用難、業務協同難”等“資訊孤島”問題。

  從長遠看,破除數據共用技術上的壁壘並不是難題,數據格式、數據介面等技術問題都可以解決,而隨著自上而下推進改革、推動數據共用,機制上的瓶頸也將得到解決。

  大數據能給人們帶來很多便利,但它畢竟只是一種工具,如何讓它更好地為我所用、造福人類,更重要的是要發揮大數據背後“人”的作用。對於建設政務大數據平臺來説同樣如此,如何培養更多具有大數據思維的管理人才,是不容忽視的課題。

[責任編輯: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