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8年智慧財産權訴訟案件同比增4成

2019-04-23 08:47: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本報合肥4月22日電(記者靳昊)在2019年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宣傳週到來之際,最高人民法院22日在安徽合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18年中國法院審理智慧財産權案件的有關情況。據介紹,全國法院去年新收各類智慧財産權案件共計33.5萬件,與2017年相比,同比上升41.19%;全年審結案件共計31.97萬件,同比上升41.64%,結案率達95.43%。

  “智慧財産權訴訟案件急劇增加的客觀情況表明,全社會保護智慧財産權的意識更加強烈,人民法院司法保護主導作用日益凸顯,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的公信力穩步提升。”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指出,通過訴訟程式懲治侵權行為、化解矛盾糾紛,司法已經成為解決智慧財産權領域各類爭議的主要渠道。

  通過各類案件的公正高效審理,形成了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重大影響的裁決。如最高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迪奧爾公司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商標駁回復審行政糾紛案,充分彰顯了平等保護中外權利人合法利益的原則,強調了履行國際公約、加強國際合作的價值取向,強化了對行政程式正當性的要求,也體現及時救濟和全面保護的精神。

  最高法智慧財産權審判庭庭長宋曉明表示,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涉及複雜技術事實認定的技術類案件或其他新類型案件越來越多,如捷豹路虎有限公司與江鈴控股有限公司汽車外觀設計專利無效行政案、首例聲音商標“嘀嘀”商標申請駁回復審案,武漢市漢陽光明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訴上海韓泰輪胎銷售有限公司縱向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以及多件涉及基因技術或基因數據的案件。

  宋曉明表示,人民法院堅持以市場價值為導向,加大對智慧財産權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提升侵權人的違法成本,使賠償數額與智慧財産權市場價值相適應。如在涉及知名品牌“老闆”電器的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訴案中,浙江高院根據侵權人在另案中提交的銷售數量證據、侵權網站上的産品售價並參照權利人上市公司年報中的營業利潤率,全額支援了權利人1000萬元的訴訟請求,體現了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的價值導向。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