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農民合作社如何差異化發展?農業農村部講了這三點

2019-04-19 15:4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4月19日電 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19日在談及如何推進農民合作社差異化發展時表示,生産一定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考慮生産發展問題。此外,合作社、農民和一些龍頭企業各類主體之間應該有一個産業鏈上的合理分工。

  農業農村部19日上午就聯手推動農民合作社高品質發展等情況舉行發佈會,會上有記者問,怎樣激活或者幫助合作社差異化發展?

  張天佐稱,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市場供求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後,農産品供不應求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我們生産什麼一定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考慮生産發展問題。”

  張天佐還稱,農民合作社作為一類市場主體,主要是引領分散的農戶來發展農業生産。國內從事種養業生産的合作社佔到整個合作社總量的70%以上,合作社在種養業産品的生産方面,首先要面向市場來選擇你産業的方向、産品的類型,這是最重要的。“我們不能都一哄而上,一哄而上最後大家都不掙錢,市場需要不了,所以首先要研究好市場需求。”

  張天佐提到,第二,要按照“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思路來引領農民發展主導産業。産業的選擇一定要依託當地的資源稟賦、産業優勢和基本條件,而不是盲目的選擇。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選擇性發展。

  第三,合作社、農民和一些龍頭企業各類主體之間應該有一個産業鏈上的合理分工。一般來説,每一類主體在市場的整個産業鏈裏都有最佳的功能定位。比如田間地頭的生産、分散的養殖這是農民最擅長的,這些環節應該交給農民去做。合作社主要是起到組織協調作用,解決一家一戶農民在生産過程中共性的,或者農民做不了、做不好的環節,比如生産資料的統一購置和銷售、産品品牌的培育,還有生産過程中的技術指導,這些工作合作社是擅長的。作為企業,就應該在産前、産後兩個環節下功夫,延伸産業鏈,提高附加值。

  張天佐表示,在差異化發展方面,選準了主導産業,一定要在産業鏈裏把各類主體聚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以市場為導向,把主導産業做大做強。此外,農業農村部還有很多的公共服務要跟進,比如市場資訊的發佈、科學技術的推廣、産品品質安全的監管等。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