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加快轉型步伐 徐工裝載機向智慧製造高地高歌猛進

2019-03-07 09:4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3月6日電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慧産業發展已連續三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及,並且首次提出“智慧+”概念,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當下時代,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徐工裝載機緊跟時代步伐,以領導者姿態,創新轉型奮力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強基礎 對標先進破瓶頸 

  放眼全球,智慧製造以“橫掃千軍如卷席”的磅薄氣勢,成為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核心所在,少人化、無人化逐漸成為企業智慧化的代名詞。對企業而言,能在智慧製造技術升級上先人一步,就能在新一輪産業“淘汰賽”中提前出線、佈局市場。

  “智慧製造不是未來計劃,而是當下現實,只有把握住科技革命機遇,才能實現‘技術領先、用不毀’的發展理念。”王民董事長認為,行業內率先提出了發展智慧製造,助力轉型升級的論斷。事實上,圍繞高端裝備製造與行業創新發展,著眼當前掣肘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問題,徐工裝載機始終走在行業前列。2012年,大噸位裝載機智慧化製造基地建設之初,邀請智慧製造世界領軍軟硬體供應商西門子公司和達索公司進行總體規劃諮詢,打通智慧製造的關鍵里程碑實施思路,成為裝載機行業智慧化率最高的企業。

  近年來,徐工裝載機更是緊緊圍繞國家政策導向,從“産品、生産、模式、基礎”四個維度以數字化工廠、智慧化裝備、網路化供應鏈、綠色製造技術為支撐,打造智慧産品,開展遠端市場運維,提供智慧服務,堅持“産品+服務和智慧製造”的發展理念,打造具有徐工特色的智慧製造新模式。

  促轉型 數字工廠樹標桿 

  “決戰在市場,決勝在工廠。”定位於行業智慧製造樣板工廠的徐工大噸位裝載機智慧化製造基地,在産品研發方面推進實施研發項目管理,産品研發輸出多配置平臺,壓縮了個性化訂單設計週期,實施先進的倣真技術和可靠性工具,工廠策劃使用了全工廠及到工位的工藝佈局倣真設計、物流倣真設計、機器人倣真設計等,在生産線的策劃和設備選型方面,該基地獨具特色的智慧化生産線,大規模和範圍使用機器人作業、智慧物流RGV和AGV使用並與企業MES系統無縫對接,通過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實現了人與機器的對話,設備與設備的對話;而通過數據共用,資訊交互,解決“資訊孤島”,最終達到智慧生産。

  基地率先在行業大規模推進機器人焊接技術,率先引進汽車行業的積放鏈、AGV物流技術、結構件粉末噴塗技術、汽車薄板製造技術。建成了由數控切割機群組成的柔性連線鐳射切割線,自動焊接、數控加工柔性生産線,與生産管理系統SAP、MES無縫對接的大型結構件積放鏈自動化、資訊化融合的物流運輸線等,經營規模居國內同行業第一位,連續29年保持國內品牌出口第一。通過發力智慧製造,不僅生産效率大幅提升,更打造了徐工裝載機高可靠性“用不毀”品質的優勢實力和保障體系。

  爭高端 資訊網路促發展 

  站在“世界行業之巔”,依靠的不僅僅是製造能力,更多的是産品品質的保證。“中國製造2025”和“工業4.0”的持續推進,對産品品質提升和穩定有著極大的促進意義。

  徐工裝載機目前已經形成了個性化設計、定制化生産、智慧化産品、精益化管理和主動精準化服務的新模式,借助國內首個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臺Xrea,形成了以TopDown智慧協同研發為核心的智慧研發解決方案;以PI智慧製造連接器、雲MES管理平臺、設備聯網整合平臺、工業雲平臺等産品為核心,形成了智慧製造解決方案,提高生産柔性化水準。實時掌握入網設備的動態資訊,能夠從設備、人員、企業等多維度進行大數據分析,為企業的行銷預測和生産經營管控提供數據支撐,便於企業對售後服務等資源的統一管理、調度,優化資源。通過實施製造資訊化,徐工裝載機逐步實現了網路化轉型,有了跟國際一流企業掰手腕的資本。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