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發改委:中國經濟一定會實現今年預定目標

2019-03-07 08: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發改委:中國經濟一定會實現今年預定目標

  ■ 消費持續擴大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 研究制定居民增收三年行動方案

  ■ 將新推出第四批100家以上混改試點

  ■ 將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

  ■本報兩會報道組 蘇詩鈺

  3月6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寧吉喆、連維良共同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首場記者會,圍繞“大力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這一主題,就宏觀經濟形勢、吸引外資、基礎設施投資等問題,回答了與會記者提問。

  消費結構是升級的

  “我們相信,中國經濟一定會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的態勢,實現今年預定的目標。”何立峰表示,在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做了深刻的分析,並且明確提出了今年工作目標、思路和舉措。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又全面總結了去年的經濟工作,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和今年要採取的十大舉措。“我的理解,對於形勢的看法就是總體平穩、穩中有變、變中有憂,但是總體趨勢還是穩中有進的。”

  何立峰表示,2018年穩的方面,1.4萬億美元的GDP增量、1361萬人的新增就業、1386萬人的脫貧,這三個數字也只有在中國能夠實現。另外還有匯率穩、外匯儲備穩、物價穩等等。

  何立峰表示,進的方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新的更大進展,特別是鋼鐵去産能、煤炭去産能又取得新的進步,提前兩年完成了“十三五”去産能的目標任務,並且由此帶動了其他相關産業提質增效,對結構調整起到了很大帶動作用。同時,營商環境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更大進步和改善。

  去年以來,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出現了持續放緩,社會上對於這種現象提到了消費疲軟以及消費降級。對此,寧吉喆表示,我國消費持續擴大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消費轉型升級並帶動産業轉型升級、投資轉型升級,乃至整個經濟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長期看好。

  “雖然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增長9%的速度,確實略有放緩,但也不算低。同時,服務消費支出佔到50%,消費結構是升級的。” 寧吉喆説。

  寧吉喆表示,今年要從四個方面來促進消費的平穩增長:一是要落實促進消費的政策。今年1月份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在促進汽車消費等方面出臺了一些政策措施,《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要持續推動貫徹落實。

  二是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多措並舉促進城鄉居民增收,補齊公共服務短板促增收,今年財政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減,還要推動實施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等重點群體增收激勵計劃,研究制定居民增收三年行動方案,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三是擴大重點領域消費。要促進實物消費升級,推動老舊汽車報廢更新,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政策,加快開展“5G”商用部署,鼓勵支援綠色家電消費。

  四是改善市場消費環境。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強化消費領域企業和個人信用體系建設,加強重要商品品質追溯體系建設,加大對銷售假冒偽劣産品行為打擊力度,建立健全旅遊等領域服務和收費的標準,推動便捷支付方式推廣升級,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讓群眾能夠放心消費、便利消費。

  投資不會搞“大水漫灌”

  談及基礎設施投資,何立峰表示,各級政府的投資,要嚴格防止形成新的債務,嚴格防止“半拉子”工程。政府投資重點還是精準地用於在建工程,新開工的工程要服從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也是屬於精準投資。不必要也沒有可能去搞“大水漫灌”,要突出精準投資,並且實現産業政策的精準調控,拉動和撬動社會資本,主要是民間資本在國民經濟當中的投資。

  關於民間投資,何立峰介紹,發改委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一是要降低準入門檻,擴大準入空間。二是幫助民間投資解決客觀存在的一些問題,來促進它能夠平穩健康的發展,共同推動我們國家固定資産投資和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

  今年還將採取哪些吸引外資的措施?寧吉喆表示,目前已啟動了再次修訂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工作,在去年已較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的基礎上,今年將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繼續在自貿試驗區進行擴大開放的先行先試。今年還將發佈新的《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的範圍,充分發揮外資在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新興産業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

  在談到外資準入前後都實行國民待遇時,寧吉喆表示,我國正全面清理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之外領域的對外資單獨設置的準入限制,確保市場準入內外資標準一致;同時,推進在政府採購、標準制定、産業政策、科技政策、資質許可、註冊登記、上市融資等方面給予外資企業公平待遇。

  此外,連維良表示,加大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發改委將新推出第四批100家以上新的混改試點。(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