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代表直言創新資源不足影響發展 省長現場回應出招解決

2019-03-07 08:45:00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3月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開放日上,中鋼集團河南洛陽耐火研究院院長李紅霞代表的一個關於科技發展不平衡正在制約河南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問題,得到了河南省省長陳潤兒代表的現場回應。

  “國家應該進一步優化創新資源的配置。”李紅霞代表説,她在調研時發現,在科技創新和科技資源配置之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河南省,科研項目的地域和行業分佈存在著不均衡的現象,而且正在加劇。

  她舉例説,現在科技欠發達地區項目少,一些對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小行業更是難以拿到科研項目和經費。以前還有“863”“973”等國家科技支撐項目支援小行業科研的發展,現在都歸集到重點研發計劃之後,由於河南的科技創新平臺少、科技創新的領軍人才少,只有大的行業能拿到項目。而這些大行業在科研過程中,只有遇到“卡脖子”的問題時才會想到小行業。

  “這就造成小行業基本拿不到足額的科研經費,一般只能拿到幾十萬元,最多幾百萬元。這對行業的基礎研究、共性技術研究以及應用基礎研究、産業開發是非常不利的。”李紅霞代表説。

  陳潤兒代表在隨後回答記者提問時,專門回應了李紅霞代表。 “推動創新發展是唯一的出路、現實的選擇。”陳潤兒説,河南在過去幾年中雖強調推動創新驅動來增強高水準發展的動力,但確實如陳紅霞代表所説,存在創新平臺不足、創新人才不夠、創新能力不強、創新成果不多等問題,已影響到河南持續高品質發展。

  “要大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來增強高品質發展的動力,這是唯一齣路。”陳潤兒説,河南“三管齊下”:抓開放創新,引進一批創新性人才、一批創新性平臺、一批創新型企業,通過引進培育創新體系;抓協同創新、推進科技與金融、國家與地方、軍工與民用、院所和産業等“四個融合”,逐漸形成協同創新的格局;抓重大創新、推進“十百千萬”專項行動計劃,圍繞支柱産業解決“卡脖子”的問題。

  陳潤兒代表説,政府工作報告再一次提出了高品質發展的要求,河南將進一步把創新的文章做好,推動河南高品質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水準越來越高。

[責任編輯: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