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五大行區塊鏈佈局提速 跨境支付等領域優勢凸顯

2019-03-05 09: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本報記者 李 冰

  商業銀行的“智慧化轉型”正在提速。一方面,效益較差的網點被裁撤,大而全的網點向輕型化、智慧化升級;另一方面,多家銀行明確表示,將重金投入金融科技。而在銀行的金融科技佈局中,區塊鏈技術正在逐步得到應用。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目前,五大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均已開始了區塊鏈項目的研發工作,個別項目已上線運營,且主要應用到扶貧、金融欺詐、貿易金融、數字票據和雄安新區租房等應用等場景中。

  蘇寧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孫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坦言,銀行研究區塊鏈並不是宣傳的噱頭,而是非常關注區塊鏈的實際應用。傳統金融機構借助區塊鏈深度融合産業網際網路、切實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實現金融風險的聯防聯控。所以,傳統金融機購佈局區塊鏈已經是大勢所趨。

  五大行均已入局區塊鏈

  截至目前,五大行均已入局區塊鏈,並有相關應用場景落地。

  日前,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發佈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該報告指出,在技術研發方面,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企業排名靠前。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中國銀行對區塊鏈的擁抱更為積極和全面,從區塊鏈技術、專利,到與BAT巨頭合作,再到區塊鏈技術在行業應用,均有涉及。

  據2017年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數據統計顯示,當年中國銀行的區塊鏈專利申請達11項,位居國內銀行業第一位。

  而進入到2019年,中國銀行在區塊鏈動作頻頻。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銀行決定加入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房産交易平臺,並將成為使用該平臺的首家銀行。

  據蘇寧金融研究院統計顯示,中國銀行目前在跨境支付、SWIFT gpi區塊鏈驗證、公益、在雄安住房租賃、區塊鏈抵押貸款估值等方面均有探索。

  《證券日報》記者在中國銀行2018年半年報中看到,其強調未來將深入開展區塊鏈和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探索,積極推動新技術與業務的融合。

  與中國銀行不同,農業銀行似乎在創新應用時更專注于服務三農。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8月份,農行與趣鏈科技合作推出基於區塊鏈的涉農網際網路電商融資系統——“e鏈貸”。孫楊認為,“農業銀行更為專注三農領域,未來更有可能在三農領域實現區塊鏈深度落地。”

  在五大行中,工行一直對創新技術和應用頗為積極。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年初,工商銀行參與了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和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的探索研究工作。據其2018年半年報,工行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核心企業信用跨層級流轉工具“工銀e信”,支援核心企業信用向産業鏈末端小微企業延伸;並建設基於區塊鏈開展應用場景創新,完成“區塊鏈+”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設計。此外,在與雄安新區合作方面,在萬畝造林項目中運營區塊鏈技術實現項目資金管理,實現“數字雄安”建設;在工銀聚平臺引用生物識別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為核心企業上下游構建完整金融服務圈。

  相較上述三家銀行,建設銀行在區塊鏈的探索雖然不那麼搶眼,但實際發力頗深。其2018年半年報中顯示,建設銀行為跨境電商和小微外貿客戶提供全線上、短流程的金融服務;推出“區塊鏈貿易金融”平臺,實現國內信用證、福費廷和國際保理領域的跨行、跨境實際應用,交易量已突破千億元。

  交通銀行則是聚焦“支付結算+貿易融資”,構建面向全鏈條“線上+線下”的一體化服務。依託的則是“網際網路+”、區塊鏈、大數據分析等技術。2018年半年報顯示,去年上半年交通銀行辦理了該行首筆區塊鏈國內信用證,並已有多家分行通過該技術開展業務。

  京東數字科技研究院院長孟昭莉認為,區塊鏈的特性將改變金融體系間的核心準則,這是技術改變科技的大趨勢。在傳統金融機構不斷佈局金融科技以獲取其在未來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區塊鏈技術一定是不可忽視的。”

  區塊鏈佈局傾向合作共贏

  京東數字科技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五大行對區塊鏈的探索主要包括扶貧、金融欺詐、貿易金融、數字票據、跨境金融和雄安新區租房應用等場景。

  孫楊強調認為,由於行業特徵,銀行業在農村金融、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金融資産交易平臺等幾個方面利用區塊鏈來做應用創新,優勢或更凸顯。

  孟昭莉則認為,區塊鏈技術的運用將會逐漸地改變銀行業發展的軌跡。顛覆性突破在金融行業風險管理體系建設、金融效率提升、跨境支付與結算和票據等多個領域。

  目前,銀行佈局區塊鏈呈現幾個特點:首先是關注區塊鏈帶來的業務實效,其次是區塊鏈能否拓展銀行的生態圈和業務場景,再次是區塊鏈能否幫助銀行解決金融風險管控的目標。孟昭莉表示,銀行在佈局區塊鏈技術時會傾向於和擁有成熟技術能力的網際網路企業合作,一方面可以依託其技術實力改造傳統銀行業務;另一方面則可以與網際網路企業深度合作,開展新業務的探索。

  孫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不僅僅趨向於聯合網際網路企業,還希望能夠聯合傳統企業。現在已有很多銀行和傳統企業聯合開發區塊鏈應用,比如畜牧養殖、酒廠産品溯源、零售供應鏈等。因為,區塊鏈可以幫助銀行更深入的融合産業網際網路,實現金融服務嵌入到更多的場景。

  “未來區塊鏈將通過聯盟鏈、智慧合約等技術幫助銀行業構築機構間金融資産交易平臺。此前時間冗長、手續繁雜、有時間限制的金融資産交易將可以瞬間完成。區塊鏈技術未來可能幫助銀行突破到以往不敢做或者不敢做大的業務中,比如動産質押、農村金融、供應鏈金融等,實現銀行服務進一步下沉到産業。而金融服務體驗將從過去的天級、小時級縮短到分鐘級甚至是秒級” ,孫楊同時表示。(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