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AI又一突破性進展:人工智慧辯手對戰牛津學霸 誰贏了?

2019-02-14 16:16:00
來源:華西都市報
字號

  藍色的舞臺上,正中間立著一塊黑色的面板,面板上藍色的扁圓形螢幕正在閃動,後面傳出冷靜而理性的女聲。

  而右側的講臺上,一位西裝革履的小哥正在聆聽這個面板的“演講”,時而動筆記錄,時而面色凝重,時而嘴角扯出一抹笑容,看起來信心滿滿,胸有成竹。

  這是IBM的人工智慧辯手與人類冠軍辯手的對決,也是今年Think 2019大會的一個環節。

  這意味著人工智慧在戰勝人類頂尖棋手,征服人類頂尖遊戲玩家後,又在辯論領域對人類發起挑戰。而機器的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都達到了史上全新的高度。

  

  現場分析師:

  AI辯手傳遞的資訊量更豐富

  美國舊金山時間本週一晚7點,IBM耗時超過六年研發的首個能與人類進行複雜辯論的AI系統Project Debater(下稱Debater),在現場觀眾面前與人類頂尖辯手、2012年歐洲辯論冠軍、牛津學霸哈利什-納塔拉進行。他們就同一個話題——是否應該補貼學前教育進行辯論。辯論有三個固定環節:4分鐘陳述自己論點,4分鐘反駁對方論點,2分鐘總結陳詞。

  現場觀眾通過投票支援各方觀點,他們中大部分是媒體記者和分析師。一位親歷辯論全過程的分析師表示:“雖然整體來看,人類辯手的表達更好,但AI辯手傳遞資訊量的豐富度則優於人類,Debater很好地證明了自己觀點的説服力。”

  在辯論開始前,觀眾幾乎一邊倒地支援正方,也就是人工智慧辯手的立場,支援率高達79%,反對的比例僅13%,然後在20分鐘辯論過後的第二輪投票中,人工智慧的支援率下降到62%,跌幅17%;人類辯手的支援率則上升了17%至30%。這意味著人類辯手的説服力仍然高於人工智慧,最終獲得了這場辯論的勝利。

  機器大挑戰:

  除陳述觀點,還需聽懂對話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簡單與人類進行對話的智慧音箱,在辯論過程中,除了陳述自己的觀點之外,AI系統還需要聽取人類辯手的辯論內容,並且理解他所説的意思,並進行反駁。“這對於機器而言是一大挑戰。”IBM研究總監Dario Gil表示,“辯論和回答問題有本質的差別,因為回答問題只是提供事實的資訊,在辯論中,AI不僅僅要表達,而且要在理解人類複雜的語言的基礎上表達。搜索引擎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在辯論中並沒有標準的答案。”

  在針對是否應該補貼學前教育的辯題中,Debater以一個女聲的形象出現,她是正方,對該提議表示支援。辯論中,Debater語氣平靜而理智,整個過程中習慣引用數據和案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可以推測出Debater擁有強大的知識儲備,在這方面顯勝人類辯手。作為反方,人類辯手則更擅長基於Debater所陳述的觀點進行反駁,這一方面恰好是Debater所欠缺的。

  強大的語料庫是Debater展開辯論的基礎。據IBM方面介紹,訓練Debater的語料庫擁有3億多個可靠資訊來源,包含2011年以來全球商業、法律、學術和政府機構等領域的專業人士所使用的主流報紙和雜誌中的文章以及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