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代存業務興隆、貨櫃常滿員 快遞最後一公里如何配送?

2019-02-14 15:56:00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快遞最後一公里,如何配送  

  “您的快遞已到興隆家園14號樓101。”家住東四環外興隆家園小區的張女士收到的短信中,附有一個提貨碼。在這個小區中,快遞公司與兩家超市進行合作,將其公司的包裹存放至超市中,形成自家公司在小區中的小型貨站。

  在天天朝陽小區中,一個快遞貨櫃立在小區出入口處,它每天代上班的業主收取快遞。

  在2019年北京兩會中,政協委員朱良建議,在社區周邊可以利用商業網點、報亭等現有設施改建成快遞週轉點。市政協委員、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總經理王小東在北京兩會中也曾表示,與傳統到府投遞相比,智慧包裹櫃投遞效率能夠提高3倍以上。

  如何解決快遞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問題?記者帶著政協委員們的建議去社區尋找答案。

  小區貨站

  超市代存快遞業務興隆

  興隆家園小區14號樓一層的一家小超市,不斷有人進入,直接拐進了超市中的一個角落,念著提貨碼。

  這家超市的角落中,並未擺放商品,貨架上密密麻麻地堆放著大小不一的快遞包裹。一名工作人員在貨架中尋找著快遞,桌上放著一碗吃了一半的麵條。“有人來取件就得馬上找。”

  這家超市工作人員表示,貨站已與快遞公司進行合作,這家公司到小區的所有快遞都存放在這裡,再通知業主來這裡取貨。快遞公司每月支付給貨站一定費用,對於收貨人並不收費。

  “有的時候遇到大件的東西,我們還得給業主送到樓上。起碼搭上了兩個人,一個人去配送點取貨,有時候還得送貨到府,一個人要在店裏負責給業主找快遞。”這名工作人員表示,貨物需要自己去配送站自行取件,而不是快遞員將快遞送至貨站。

  常有業主在付件過程中不甚滿意,而將投訴電話打到了快遞公司進行投訴。每次投訴後,快遞公司都在付給貨站的費用中扣除一部分。“相當於罰款了,所以這個活兒很繁瑣,不好幹。”

  這名工作人員算了一筆賬,在收送快遞中,需要兩個人,同時超市中本就不大的空間中,還需要辟出一個專門作為存放貨架的地方。“已經幹了幾個月了,掙不到什麼錢,還很累,現在考慮不想幹了。”

  在該小區1號樓中,一家小超市的門上挂著“媽媽驛站”的牌子,同樣是一家快遞公司與其合作,將這裡作為該公司的社區貨站,業主可憑提貨碼到貨站取貨。超市工作人員表示,可以方便快遞公司的送件效率提高,也可以滿足一些白天上班不便收貨的業主的需求。

  在紅廟社區的一家洗鞋店中,快遞員頻繁進出。同與快遞公司合作的方式不同,這家洗鞋店提供收費代收快遞,小件每個1元,大件每個2元。店主表示,一開始時有客戶打電話希望幫忙收下快遞,送來的快遞越來越多,就直接增加了代收快遞的服務。

  快遞貨櫃

  滿足白領需求常常滿員

  在東四環外的天天朝陽小區,一個快遞櫃立在小區出入口處,電子顯示屏上提示著收貨人如何進行操作。快遞櫃共有80個大小不一的快遞存放空間,像超市的寄存櫃一樣,方便存放不同大小的包裹。一名快遞員説,這些快遞存放空間經常是一位難求,一些白領白天不在家,周圍沒有可以代收的小店,快遞櫃則是他們的首選。

  10點半,業主張先生下樓取了前一天的快遞,收拾東西準備回老家過年。點擊螢幕上的“我要取件”,輸入密碼和手機末4位數字後,只聽“嗒”的一聲,櫃子彈開,張先生取走了自己的包裹,整個過程不到1分鐘。在他看來,快遞送貨的時間點幾乎都是自己的工作時間,只能將快遞放在樓道中的消防栓櫃子裏,這樣的方式並不安全。

  “您有個快遞,給您放在快遞櫃了,取貨碼一會兒自動給您發過去。”在一名快遞員看來,在天天朝陽小區周圍,擁有這樣快遞櫃的小區並不多。一些業主沒有辦法收貨,只能改時間再送。“對於我們來説,一個件需要跑兩次,送貨的效率就低了很多。”

  在甘露園南裏一區中,不大的快遞櫃也成為業主取快遞的一個途徑。一名業主稱,小區中沒有其他可以存放的地方,而快遞櫃可以24小時隨時取件,“對於上班族來説方便多了”。

  在通州國風美侖小區,門前安裝著快遞櫃。因為是封閉小區,快遞員在小區門口開始給業主打電話,通知業主到小區門前取件。多數業主直接告知可以放入快遞櫃中,因而快遞櫃則變得十分“搶手”。一名快遞員稱,很多時候快遞櫃都處於滿員狀態。

  一家快遞櫃運營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在快遞櫃的投放過程中,有的社區需求比較旺盛,有的社區因投放較多,而出現了閒置的問題。目前的投放中,對小區的篩選十分重要,對於較新小區、年輕人較多的小區的投放在增加,以讓快遞櫃發揮最大的作用。

  聲音各異

  下單避開代收快遞公司

  一些無法白天取貨的上班族對於出現在小區中的代收貨站及快遞櫃都十分贊同。這些方式可以因此解決自己白天無法收件的難題。

  而不同的聲音也在這樣方式的推進中出現。家住興隆家園小區的張女士在網路購物中,在發貨前都會與店家商量,能否選擇發貨的快遞公司,“我就是為了避開在小區中開貨站的那兩家公司”。

  在張女士看來,快遞的一個便利性就是送貨到府。需要自行取貨方便了快遞員,也方便了一些無法白天收件的居民,但是卻讓部分收貨人的體驗下降。“一些貨物需要當面驗貨,但是這樣的投放方式卻無法做到,同時也給自己增加了額外的負擔。”

  國風美侖小區門外,不同公司的快遞員將貨物擺放在地上,逐一給業主打著電話。一名業主表示,快遞櫃時常出現滿員情況,只有兩家較大的快遞公司快遞員在滿員情況下會將貨物送到業主家中。更多的快遞員則要求業主自行到小區大門取件。“有的時候不管快遞櫃是否滿了,快遞員為了省事兒,都説滿了讓業主出來取,快遞櫃滿員也成了一些快遞員要求業主出門取件的藉口。我買貨的時候也側重於選擇能送貨到府的快遞公司。”

  一名快遞員表示,將一些快遞存放至快遞櫃中,每天能多送二三十件快遞。住在管莊附近的張先生表示,小區門前安裝了快遞櫃後,不管家中是否有人,快遞人員首選就是將貨物放入快遞櫃中。“不徵求收件人意見,就直接放進快遞櫃了,我只是在放進去之後收到一條短信。”

  在2019年北京兩會上,市政協委員、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總經理王小東表示,與傳統到府投遞相比,智慧包裹櫃投遞效率能夠提高3倍以上,如果實現統籌投遞,還可以有效減少電動三輪車的使用,智慧包裹櫃還能提供物品存放等其他公共服務功能,非常便民利民。將智慧包裹櫃納入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中,合理規劃網點佈局。

  解決之道

  收件人應可自由選擇末端配送方式

  一家快遞櫃運營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快遞櫃進入小區比較困難,需要經過物業公司等部門的同意才能進入,而這個過程往往耗時較長。此外,運營公司還需要承擔安裝及日常維護的支出。

  首一業主大會指導部主任、物業管理專家童超表示,快遞櫃在小區安裝是要有流程的,一些小區需要通過物業公司及業委會的同意。在同意後,還需要收取進場費,費用少則兩三千元,多則六七千元。“快遞櫃與代收點,從一定意義上説可以滿足部門業主的需求,也可以減少快遞人員、車輛進出小區的頻次,使得小區環境與安全性增加。”

  在2019年北京兩會中,政協委員朱良建議,可將快遞週轉點作為公共服務項目列入社區規劃,在社區周邊可以利用商業網點、報亭等現有設施改建成快遞週轉點;對於難以利用現有設施改建的,在規劃上批准利用空地新建快遞週轉點,儘量讓物流配送與末端入戶送貨分開為兩段過程。

  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表示,社區貨站、快遞櫃是末端配送的重要組成部分,末端網點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配送效率,在多元化的配送形式中,消費者也在逐漸適應。為了更好地提供快遞服務,在寄件過程中,快遞公司可以讓消費者進行自行選擇配送方式,在訂單中明確是否可以接受存放快遞櫃、貨站等代收服務。快遞員也應遵守行業規範,在電話確認後再將快遞投放至代收點。末端配送建設不斷完善的同時,多樣化的服務、行業規範、標準也應該隨之完善。

  在童超看來,社區快遞代收可以讓本就有末端配送優勢的小超市、便利店與居民産生更多聯繫。使快遞服務與日常消費聯繫在一起,利用快遞代收帶來的流量,增加了業主對小超市的認同與黏性,進而打通快遞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問題。

  本報記者趙喜斌 文並攝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