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十部門發促消費“24條”:提高相對低收入群體待遇

2019-01-29 10:5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方案全文如下:

  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

  (2019年)

  為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中發〔2018〕32號)和《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國辦發〔2018〕93號),著力引導企業順應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加快轉型升級提升供給品質和水準,以高品質的供給催生創造新的市場需求,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消費平穩增長,特製訂如下方案。

  一、多措並舉促進汽車消費,更好滿足居民出行需要

  (一)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按規定放開報廢汽車“五大總成”再製造再利用。有條件的地方可依託市場交易平臺,對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同時購買新車的車主,給予適當補助。對淘汰更新老舊柴油貨車、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等大氣污染治理措施成效顯著的地方,中央財政在安排相關資金時予以適當傾斜支援。

  (二)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堅持扶優扶強的導向,將更多補貼用於支援綜合性能先進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鼓勵發展高技術水準新能源汽車。落實新能源貨車差別化通行管理政策,提供通行便利,擴大通行範圍。

  (三)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補貼,帶動農村汽車消費。

  (四)穩步推進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範圍。在評估河北、遼寧、河南、雲南、湖北、新疆 6 省區放開皮卡車進城限制試點政策效果基礎上,穩妥有序擴大皮卡車進城限制範圍。

  (五)加快繁榮二手車市場。進一步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嚴防限遷政策出現回潮。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二手車,落實適用銷售舊貨的增值稅政策,依照 3%徵收率減按 2%徵收增值稅。

  (六)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府機動車管理措施。已實施汽車限購政策的地方,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優化機動車限購管理措施,有條件的地方可適度盤活歷年廢棄的購車指標,更好滿足居民汽車消費需求。

  二、補足城鎮消費供給短板,更好滿足城鎮化和老齡化需求

  (七)加快推進老舊小區和老年家庭適老化改造。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無障礙通道、適老化家居環境、適老輔具等方面進行補貼,調動市場積極性。

  (八)進一步滿足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住房消費需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發揮國有租賃企業對市場的引領、規範、激活和調控作用,支援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將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住房保障範圍。支援部分人口凈流入、房價高、租賃需求缺口大的大中城市多渠道籌集公租房和市場租賃住房房源,將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作為重點支援內容。

  (九)完善托幼等配套政策鼓勵居民按政策生育。鼓勵地方政府通過採取提供場地、減免租金等政策措施,加大對社會力量開展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的支援力度。持續促進家政服務提質擴容。

  (十)加強城市養老設施建設提升養老服務供給水準。加大城市養老服務用地供給,加強城市閒置資源轉化利用,規劃建設一批、改建擴建一批養老服務機構。升級改造大城市郊區、周邊地區養老服務機構,建設一批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增加社區護理床位供給。

  三、促進農村消費提質升級,拉動城鄉消費聯動發展

  (十一)著力挖掘農村網購和旅遊消費潛力。充分發揮郵政系統、供銷社系統和資訊進村入戶工程現有農村網點佈局優勢,引導電商企業在鄉鎮和農村建設服務網點,開展品牌消費、品質消費系列活動。建立健全住宿餐飲等鄉村旅遊和服務標準,開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發佈推介活動。

  (十二)持續暢通城鄉雙向聯動銷售渠道。鼓勵地方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和“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政府,與電商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挖掘優質特色農産品,加強品牌培育,集中展示銷售。有條件的地方可針對本地優質特色農産品網路銷售進行補貼。大力發展連鎖化、品牌化便利店。確定一批重點城市開展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

  (十三)優化農村消費市場環境。加大農村流通産品監督抽查覆蓋面,強化消費領域大數據在打擊假冒偽劣方面的應用,擴大農村對合格産品的消費使用。積極開展有機産品認證,提升食品農産品供給品質。

  四、加強引導支援,帶動新品消費

  (十四)支援綠色、智慧家電銷售。有條件的地方可對産業鏈條長、帶動系數大、節能減排協同效應明顯的新型綠色、智慧化家電産品銷售,給予消費者適當補貼。

  (十五)促進家電産品更新換代。有條件的地方可對消費者交售舊家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機、抽油煙機、熱水器、灶具、電腦)並購買新家電産品給予適當補貼,推動高品質新産品銷售。

  (十六)積極開展消費扶貧帶動貧困地區産品銷售。各級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大專院校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貧困地區産品,推動幫扶省市與貧困地區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銷關係,鼓勵民營企業採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採購貧困地區産品和服務。

  五、擴大優質産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高品質消費需求

  (十七)打造中高端消費載體。改造提升重點城市步行街,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認定公佈一批中華老字號品牌。抓緊出臺商品交易市場發展平臺經濟的指導意見,促進商産融合。

  (十八)擴大升級資訊消費。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支援有條件的地方建設資訊消費體驗中心。推動開展資訊消費體驗周、城市行、技能培訓等各類活動,推廣典型案例經驗,培養資訊消費習慣。

  (十九)加快推進超高清視頻産品消費。加大對中央和地方電視臺4K超高清電視頻道開播支援力度,豐富超高清視頻內容供給。支援廣電網路和電信網路升級改造,提升超高清視頻傳輸保障能力。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超高清電視、機頂盒、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設備等産品推廣應用予以補貼,擴大超高清視頻終端消費。

  (二十)促進離境退稅商品銷售。優化離境退稅服務網點佈局,鼓勵增設退稅商店,研究完善退稅代理機構條件,提高離境退稅服務便利化水準。

  六、完善政策體系,進一步優化消費市場環境

  (二十一)持續完善消費基礎設施。推進實施中小城市、農村以及邊遠地區、林牧區、海島等區域基礎網路完善工程,進一步為擴大和升級資訊消費提供支撐。加快補齊道路、停車場、能源、電信、物流、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等方面建設短板,推進廁所革命、垃圾和污水治理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二十二)加強品質認證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品質認證保障安全底線,對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環保的産品實行強制性認證,將防爆電器、家用燃氣具500升以上大冰箱等3類産品列入強制性産品認證目錄範圍,推進落實強制性産品認證改革方案,促進認證制度簡捷便利。鼓勵企業開展自願認證,健全認證採信機制。

  (二十三)持續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全面實施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落實好專項附加扣除政策。進一步提高相對低收入群體的待遇。

  (二十四)進一步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深入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推動大型零售企業進行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制度試點。運用多種方式和載體,全面啟動消費投訴公示工作,督促經營者誠信經營。聯合開展消費者個人資訊保護和預付卡治理專項行動,凈化消費環境。

  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對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切實強化組織領導,突出保障協調,推動政策切實落地生效。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