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創建“世界一流” 示範企業為何選定這10家央企?

2019-01-29 08:44: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創建“世界一流”,央企怎麼幹(銳財經)

  近期,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明確航太科技、中國石油、國家電網、中國三峽集團、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移動、中航集團、中國建築、中國中車集團、中廣核等10家中央企業為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探索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有效途徑。專家指出,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示範性企業試點釋放出重要的改革信號,許多國資國企改革舉措有望加快操作落地。

  “世界一流”要求高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日前,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座談會,10家示範企業創建工作正式部署。

  為何要瞄準“世界一流”?

  據了解,經過多年發展,我國中央企業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和實力。在2018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48個中央企業上榜,佔央企總數的一半。但從各分項指標來看,很多方面還有潛力可挖。

  “一批大企業不僅規模達到了世界級水準,而且在技術、管理、國際化水準等各方面也在努力走向世界前列,具備了培育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和條件。但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國有企業同世界一流企業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無論在管理、技術、核心競爭力上,還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

  世界一流企業什麼樣?

  “不是説體量大就是世界一流。”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麗莎對本報記者分析,更重要的是提高企業內部管理和品質水準,在每人平均産出、凈利潤等指標上對標。她認為,從國資監管部門角度來看,創建示範試點讓改革舉措落地,可以創造更好的市場環境,推動企業的內生發展。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指出,示範企業要努力成為在國際資源配置中佔主導地位、引領全球行業技術發展、在全球産業發展中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領軍企業,發展品質和效益的領先企業,踐行新發展理念、守法重信、履行社會責任的典範企業。

  示範企業潛力足

  示範企業為啥選定這10家?

  國資委方面透露,綜合考慮三方面因素:一是世界一流企業應當是上文提到的領軍企業、領先企業、典範企業;二是示範企業與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互有側重,重點選擇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優勢比較明顯的産業集團公司;三是示範企業要在公司治理、國際資源配置、引領行業發展、人才隊伍等方面優勢比較突出,具備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條件。

  具體來看,10家企業各有看頭。例如,航太科技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了量化指標體系,目前大約有30%的指標達到世界一流;中國建築承建了國內90%、全球一半以上的30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擁有建造“千米級超高層建築”的關鍵裝備、技術和能力;中車集團産品已經服務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動車組速度等級、行車密度、運營能耗、平穩舒適度等各項指標均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周麗莎認為,這10家企業很有代表性,具有海外業務量大和擁有“走出去”核心技術的優勢,比如國家電網的特高壓技術、中國中車的高鐵、中廣核的核電等。同時10家企業涉及石油、電力、通訊、軍工等壟斷性行業,這是繼2016年推出重要領域三批混改試點之後,再次深化“石油、電力、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重點領域的改革。

  改革舉措力度大

  世界一流示範企業具體如何創建?

  翁傑明明確,示範企業要形成“頂層設計”和“路線圖”,制定戰略規劃,優化産業佈局、組織架構和管理運營體系,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在部分細分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在整體上取得顯著成效。

  國資委也將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堅持放活管好有機結合,及時調整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統一授權和個性化授權相結合,一企一策明確授權事項,實現“該放的放權到位,該管的管住管好”,為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創造有利條件。“一方面加大共性事項的授權放權,另一方面示範企業可以結合實際提出個性化的授權申請。”翁傑明表示,為了給相關改革創造良好條件,國資委將在業績考核、工資總額、規劃投資和股權激勵等方面賦予示範企業更大自主權,並建立授權調整機制。

  “企業過去經營中的痛點就是改革的內容,總體看,針對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改革放權力度大,舉措也都可操作落地。”周麗莎説,圍繞主業開展多元産業佈局、積極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度激勵科技創新人才、探索工資總額自主編制、超額利潤單列等方面的重點舉措有望推出。這將促進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整體水準的提升,也將為非試點企業發揮導向性作用。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