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四十年,中國經濟創造奇跡

2018-12-17 08:59: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圖為深圳市南山區。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從弱到強,中國躍居第二大經濟體

  本報記者 王俊嶺

  從“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就是好日子,到幾乎人人都有智慧手機、家家配備優質家電;從靠勞動力成本低賺取微薄利潤,到高鐵、核電、飛機、輪船等高附加值的中國製造受到世界讚譽;從基本生産生活物資自給自足,到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優質中國商品供應世界,進口商品涌入中國……40年來,改革開放帶給中國經濟及人們生活的變化無處不在。

  看速度,中國經濟增速連續多年在全球範圍內名列前茅。2017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按不變價計算比1978年增長33.5倍,年均增長9.5%,這意味著平均每8年翻一番,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近年來,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穩定之錨。

  看總量,中國從世界經濟10名開外躍升至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1978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只有3679億元,之後連續跨越,2017年首次站上80萬億元的歷史新臺階,達到827122億元。1978年我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00年超過義大利,居世界第六位;2007年超過德國,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過日本,躍居第二。

  40年間,中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不斷提高,成功由低收入國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2017年,我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59660元,扣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增長22.8倍,年均實際增長8.5%。我國每人平均國民總收入(GNI)由1978年的200美元提高到2016年的8250美元,超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準,在世界銀行公佈的217個國家(地區)中排名上升到第95位。

  中國敞開懷抱。1978年至2017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從355億元提高到27.8萬億元,增長782倍,年均增速達18.6%。1979年至2017年,我國累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達18966億美元,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2017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不含銀行、證券、保險)1201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41.1倍,年均增長30.6%。

  發展有目共睹,成就有目共睹,變化有目共睹。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是我國國民經濟大踏步前進、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的40年,是成功從低收入國家邁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的40年,也是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實現歷史性跨越的40年。

  從單一失衡到百業興旺,結構更優

  本報記者 邱海峰

  “剛收完‘雙十一’的快遞沒多久,又開始收‘雙十二’的快遞了。”北京市民劉女士對記者説,“趁著‘雙十一’‘雙十二’網上東西便宜,抓緊下單買了心儀已久的包包,同時也囤了不少日常生活用品。”

  數據顯示,2018年“雙十一”當天全國網路零售交易額超過3000億元,同比增長約27%,再創歷史新高。對於中國的“雙十一”,美國《福布斯》雜誌評價道:“這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忙且最重要的購物節。”電子商務、網上購物是近年來中國新産業、新業態迅速崛起的一個縮影。

  改革開放40年,是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的40年。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服務業作為“非生産部門”,發展相對滯後,主要以批發零售、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為主。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提高,生産性和生活性服務需求快速增長,現代服務業蓬勃興起,發展勢頭迅猛。服務業已成長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産業,2017年,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8%,比1978年提高30.4個百分點。

  工業穩步邁向中高端。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工業以勞動密集型的一般加工製造為主,結構失衡。隨著工業化快速發展,工業逐步從結構簡單到門類齊全、從勞動密集型工業主導向勞動資本技術密集型工業共同發展轉變。目前,中國工業有41個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12.7%和32.7%,分別比2005年提高0.9和4個百分點。2015-2017年,新能源汽車和工業機器人産量年均分別增長45.5%和53.6%。高鐵、核電等重大裝備競爭力居世界前列。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工業競爭力指數最新結果,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具工業競爭力的五個國家之一。

  農業基礎地位更趨鞏固。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農業發展以種植業為主,産品種類單一,發展不平衡。隨著農業政策不斷優化調整,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高,現代農業體系初步建立和完善。在農林牧漁業總産值中,農業比重已由1978年的80%下降至2017年的53.8%,林、牧、漁業比重分別由3.4%、15%和1.6%提高至2017年的4.3%、26.4%和10.7%。

  未來,隨著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優化,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發展將品質更高、更可持續。

  從短缺到豐裕,中國供給有實力

  本報記者 李 婕

  “以前哪能想買啥就買啥,都得憑票據、排隊買。”深圳的李女士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在供銷社排隊採購的場景。

  “家裏買了彩電,那時候太稀罕了,街坊鄰居都來看新鮮。”北京市民崔建國記得,自家擁有的第一台彩電是進口的,是找單位跟商店做擔保才買到的。

  憑票供應、進口才有,這是在物質並不充裕年代人們的經歷。改革開放改寫了歷史。“40年來,市場供求格局發生根本性改變,呈現出供給充裕狀態,各類商品品種豐富,數量充足。”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有關負責人這樣表示。

  供給充裕來自生産力的解放與發展。1978年工業增加值僅有1622億元,2017年接近28萬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53倍,年均增長10.8%。産量從小到大,品種從無到有。如今,空調、冰箱、彩電、洗衣機、微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中國一大批家電通信産品産量均居世界首位。

  物質産品的豐富,使人民生活基本需求得到極大滿足。2017年,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飲料煙酒、服裝類商品零售分別為22035和14557億元,分別是1978年食品和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的34和52倍,年均分別增長9.4%和10.7%。反映消費品市場發展水準與規模的統計指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978年的1559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366262億元,年均增長15.0%。

  居民家庭婚嫁必備的“三大件”變遷最具代表性。改革開放初期,“三大件”是手錶、自行車和縫紉機;20世紀80到90年代,“三大件”變成了冰箱、洗衣機、彩色電視機;進入21世紀,行動電話、電腦、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2017年,城鎮居民平均每百戶擁有行動電話235部,電腦80.8台,家用汽車37.5輛。

  日漸充裕的不僅有商品,也有服務。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和市場供給端的長足進步,文化娛樂、休閒旅遊、大眾餐飲、教育培訓、醫療衛生、健康養生等服務性消費成為新的消費熱點。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供給”為著眼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新興産業快速崛起,傳統産業優化升級,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關係國計民生的幸福産業加快孕育,中國供給讓人暢想無限。

  從溫飽到小康,好日子在後頭

  本報記者 徐佩玉

  改革開放40年最大的成就是什麼?不是蓋了多少高樓大廈,也不是修了多少大道橋梁,而是老百姓的生活更好了。

  中國老百姓從改革開放初期買不起自行車、收音機、縫紉機,到家裏慢慢添置起彩電、冰箱、洗衣機,再到如今的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新能源汽車……生活變得越來越多姿多彩,不再為溫飽而發愁,穩步邁向全面小康。

  “錢袋子”更鼓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實際增長22.8倍,年均實際增長8.5%。全國居民用31年時間實現了每人平均收入跨萬元大關,用5年時間實現了每人平均收入跨2萬元大關的奇跡,如今,正向每人平均收入3萬元大關邁進。

  收入來源日趨多元化。工資性收入曾是城鎮居民收入來源的絕對主體,而今,經營、財産逐漸成為城鎮居民收入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實施、農村土地經營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農村居民收入來源也由改革開放初期單一的集體經營收入轉為家庭經營、工資、轉移收入並駕齊驅。

  “民以食為天”,人民生活水準的高低在“吃”上體現得最明顯。食品支出比重,即恩格爾系數是衡量人民生活水準高低的重要指標。2017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3%,比1978年的63.9%下降了34.6個百分點。改革開放初期,老百姓生活尚不寬裕時,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在外飲食的次數都較少。隨著收入的提高和生活觀念的轉變,居民在外飲食比重明顯上升。2017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飲食服務支出1538元,比1993年增長15.7倍;農村居民每人平均飲食服務支出309元,比1985年增長65.9倍。

  收入高了,生活更精彩。2017年全國旅遊總花費約4.6萬億元,是1994年的45倍,年均增長18%,中國已成為第一大出境遊國家。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559億元,比1991年增長超過22倍。

  今年,新的個人所得稅法等惠民政策出臺,進一步充實老百姓的“錢袋子”,增加獲得感。每一個幸福家庭,都是中國改革開放最好的成果。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