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益生菌市場快速擴張 本土科研力量發力“補短板”

2018-12-11 08:4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在益生菌市場快速擴張的情況下,中國益生菌研究滯後、菌種依賴於進口的情況也受到市場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國內技術人員也開始在研發上開始發力。

  益生菌的稱呼源於希臘語。目前,益生菌廣泛應用於醫療健康、食品工業、動物健康養殖、農業種植等領域,市場增長顯著。

  根據科拓恒通益生菌領域專家馬晨博士介紹的行業數據,至2015年,中國益生菌的市場規模就已經達到480多億,預計到2022年,中國益生菌市場的規模可能增長到850億。

  在市場不斷擴大的同時,行業的隱憂也日趨引發關注。一方面,中國益生菌産業缺乏最核心的菌株資源。大型企業發酵乳製品菌種幾乎全部依靠進口,不僅生産成本高,更重要的是制約了乳酸菌産業和發酵乳製品發展。

  另一方面,研發在外的情況也制約了益生菌的效用。馬晨博士解釋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來自歐洲的菌種常年累月接觸的是歐洲人的食物譜係,這樣的菌種用於其他飲食結構的人群,效用就會出現折扣。因此,本土化的菌種研製勢在必行。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的研究者們也開始動了起來。馬晨博士介紹説,中國益生菌的歷史非常悠久。比如牧民自製酸馬奶中就含有益生菌,在蒙醫、藏醫中酸馬奶都作為藥引子使用。上世紀80年代,國內也開始對益生菌進行科學研究。

  為了推動中國益生菌科技發展,國內科研團隊已經尋“種”多年。益生菌的品質與它生存的環境息息相關,為找到表現優異的益生菌菌株,科研團隊採集樣本的地方往往人跡罕至、交通不便,這樣保證了較少受到工業污染。

  目前,依託自主創立的優良菌株篩選技術和評價體系,國內的研究團隊已經先後採集篩選出乾酪乳桿菌Zhang、乳雙歧桿菌V9、植物乳桿菌P-8等中國自有原創益生菌菌株,在技術上取得突破。

  不過馬晨博士提醒説,從一個實驗室的結果,變成一個商業化的商品,還有很多的困難徐亞突破,中國益生菌的研究和推廣,仍需要持續的努力。(完)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