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球服務貿易一半以上實現數字化 傳統貿易向數字貿易轉型

2018-12-03 16:38: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本報記者 王軼辰

  近日,在由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中國服務貿易協會聯合主辦的“全球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大會”上,專家表示,數字貿易為世界貿易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開闢了新空間,不僅顯著降低了貿易成本,還將提升全球貿易尤其是服務貿易增長,幫助發展中國家獲取更大的全球貿易份額。

  近年來,隨著資訊技術快速發展,全球産業結構、組織生産方式和産品內容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在這種趨勢推動下,逐漸産生了一種新的貿易形式,即數字貿易。目前,全球服務貿易中有一半以上已經實現數字化,超過12%的跨境實物貿易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

  “數字貿易和跨境電商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尤其是一些發展中國傢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易與商品司高級經濟事務官張麗萍説。

  數字技術正在通過多方面影響全球貿易構成。商務部與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聯合發佈的《2018年世界貿易報告》指出,數字技術最重要的影響就是顯著降低了貿易成本。同時,技術變革將提升全球貿易尤其是服務貿易增長,發展中國家能獲取更大的全球貿易份額。報告預計,全球服務貿易佔比將由目前的21%增至2030年的25%,發展中國家貿易佔比將由2015年的46%增至2030年的57%。

  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羅伯特·阿澤維多指出,數字技術不僅對貨物貿易有利,還促進了服務貿易便利化、催生了新的服務業態。如物聯網、人工智慧、3D列印和區塊鏈可能深刻改變貿易模式、貿易主體和貿易對象。

  “中國一直高度重視服務貿易開放與服務貿易發展,數字貿易已成為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新趨勢,並呈現出高品質發展的態勢。”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趙雯説。

  根據商務部發佈的相關數據,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7.2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2.9%,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其中,電信電腦和資訊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線上數字音樂、數字文字等規模持續擴大,跨境電商方興未艾,預計今年跨境進口零售電商交易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

  “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將成為數字貿易發展的新機遇和新舞臺。”趙雯説,網際網路和數字技術不僅催生了數字貿易,同時也在引領全球商業革命,國際貿易無論是在業態、流程還是技術、體驗上,都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從某種意義上説,傳統貿易體系正在向以數字貿易為代表的新型國際貿易體系轉型升級。

  “數字貿易尤其是電子商務的發展已超越時空限制,對促進全球貿易便利化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利時副首相兼經濟和就業大臣克裏斯·佩特斯説,未來幾年比利時還會繼續加大在數字貿易等領域的投資。

  專家指出,全球數字貿易擴張將帶來巨大效益,同時也需要國際合作以幫助各國確保數字貿易繼續成為包容性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對數字貿易時代的到來,各國需要做好軟硬基礎設施建設、人力資本投資、貿易政策措施、國內規制框架、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方面的工作。

  王軼辰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