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天銷售額100萬的網店 竟然還虧錢?

2018-11-22 09:13: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在2018年上半年,達芙妮凈關店450家,千百度上半年凈減少91家自營零售店,星期六旗下品牌連鎖店數為1491家,比2017年末減少98家。 

  關店打折 實體鞋店為何夾縫中求生存? 

  業內人士表示,很多鞋企在行業紅利期單純依靠鋪貨模式獲得了增長,而電商的出現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可選品牌,與此同時更多國際品牌也在不斷進入國內市場,造成了嚴重分流,傳統鞋企實體店庫存壓力不斷加大。

  同質化是讓國內各大鞋企頭疼的另一個問題。創新力的不足使得産品溢價空間有限,很多時候只能靠打折吸引消費者。目前,大多數統鞋履品牌都在努力轉型、多元化發展。調整店舖體系、升級品牌形象、重視電商及年輕化、加速購物中心渠道建設等都是國內鞋履品牌尋找自救的辦法。

  鞋企發力電商渠道 頭頂退貨引流兩座大山 

  實體鞋店生存艱難,一部分原因是電商的興起,電商的分流直接影響了實體鞋店的銷售業績。

  線上鞋店的銷售以及發展情況又怎麼樣呢? 三年前,陳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主要銷售單價400到700塊的男女皮鞋。從一開始,他就打定主意做線上銷售,如今已經和十幾個電商平臺合作,最好的一天賣出過900多雙鞋,三個月裏就有了兩萬多名店舖粉絲。

  廣東省東莞市路易絲品牌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陳鵬:線下賣一雙鞋子可能只能賺四五十塊錢,線上相對來説還會多一點點,線上的成本又會低一點,因為線上下涉及到一些店租、人員員工成本。

  線上運營、輕裝上陣,保證了穩定的利潤空間,陳鵬認為,這是他們和一些傳統品牌相比最大的優勢。但在這兩年,他發現行業中跑量的鞋店越來越多,其中一些店舖每天可以賣出幾千甚至上萬雙鞋。

  廣東省東莞市路易絲品牌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陳鵬:從這個行業來講,應該可能接近50%,有一些會選擇用這種方式,它們可能一雙鞋子賺個幾塊錢,就靠跑量,一天賣個幾千雙,過萬雙都有這個可能。

  記者在淘寶上搜索,發現這樣的鞋店不在少數。按銷售單價粗略統計,這樣的鞋店每天可以達到幾十萬的營業額,遠超各大品牌鞋企旗艦店。而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其中真正賺錢的商家並不多。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淘寶店主告訴記者,他們的鞋店通常要壓住幾倍單量的存貨,才能保證店舖的正常運營,這就增加了很多風險,但這還不是最讓他們感到頭疼的。跑量鞋店由於欠缺品牌力,需要在銷售時大幅增加引流成本,這部分的費用甚至可以佔到總成本的一半以上。

  某電商平臺女鞋賣家:“雙十一”的時候,引流成本花了將近100萬,賣了100多萬,而且我是虧本的,因為那只是我的成交額。

  這也困擾著大多數正在向線上發力的傳統鞋企。數據顯示,2017年,鞋類電商收入佔比僅為總收入的20%,為了進一步拓展這部分市場,很多老牌鞋企不得不加大投入。

  千百度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 鞏倫貴:基本上都是電商平臺幫引流,成本會很高的。但目前來講,有可能産品不夠新穎,還是傳統的品牌,所以不論是通過網紅模式或者引流模式,花了錢還是曇花一現,不可持續的。

  除此之外,影響電商鞋店經營的還有逐漸攀升的退貨率。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很多消費者雖然已經養成了線上消費的習慣,但由於鞋品消費的特殊性,導致商品退貨率遠高於其他産品,行業普遍退貨率在30%以上,有的店舖甚至高達50%。

  招商證券紡織服裝行業分析師 孫妤:它的試穿性和體驗感的功能更多的是需要線下去承載,所以部分消費者更偏好于直接從線下購買,對於線上的專供款來講,它的退換貨比例可能會比線下渠道要高一些,現在確實是面臨一個現狀,就是線上流量紅利逐步減弱的現象。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