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無人零售的冰與火: 有人剛起步便黯然退場 有人半年成資本寵兒

2018-11-22 09:06:00
來源:重慶商報
字號

  24小時營業、無人值守、自動結款……“新零售”背景下,實體零售業無人值守模式迅速興起,賺足了眼球。在“技術+資本”的驅動下,不僅有阿裏、京東等巨頭進場佈局,一些快消品企業、甚至創業者也奮起直追。但這個市場裏,喜獲資本者有之,黯然收場者亦有之。近日,就有市民爆料,去年底佈局于重慶解放碑協信星光廣場的GOGO無人超市已不見蹤影。看上去很美的“無人經濟”,到底是市場剛需?還是少數人的狂歡?下一步又該走向何方?帶著這些疑問,本報記者近日對此展開採訪調查。

  不需要工作人員,沒有購買時間限制,全程電子化操作……2017年,“無人超市”在國內掀起了一陣熱潮,重慶也成為無人超市爭相佈局的城市之一。不過,記者近日採訪發現,一年時間過去,無人零售發展已見“分水嶺”,有的經營不到一年就黯然收場,有的僅運營半年就獲超千萬融資。

   

  單日客流量降80% 

  GOGO無人超市敗走重慶 

  “本來想去體驗一下無人超市,結果發現不見了。”近日,有細心的市民發現,原本位於解放碑協信星光廣場的GOGO無人超市,已不見蹤影。據悉,這是第二家落地重慶的無人超市,開業不足一年時間。

  11月20日,記者從協信星光廣場方面得到證實,該無人超市其實在上半年就已關門。

  2017年11月7日,GOGO無人超市亮相重慶解放碑協信星光廣場,面積為18.9平方米,每次最多能容納10人同時購物,開業之初,店內提供了包括飲品、小吃、日用品等在內的800余個單品。GOGO無人超市內沒有任何收銀員,消費者全程自助完成選購付費的購物過程。

  在該超市的亮相儀式上,相關人員曾介紹,該超市引入了AI人臉識別+RFID結合的方式,顧客可實現“即拿即走”的免支付體驗,可通過微信、支付寶、GOGO無人超市的APP、會員卡、虹膜或指紋進入超市,選好商品進入結算區後,前面的螢幕會顯示顧客選好的商品,此時將手機對準機器即可完成支付。

  彼時,這些“黑科技”帶來的炫酷感,瞬間吸引了消費者眼球。

  據媒體公開報道,開業當日該無人超市便吸引了約2000人前往體驗。不到3小時便斬獲流水逾6000元。

  不過好景不長,在消費者的新鮮感過去後,這家無人超市光顧的人越來越少。開業一個多月後,單日客流量就下降了近80%。

  當時,GOGO無人超市品牌宣傳負責人胡俊曾向媒體表示,GOGO無人超市解放碑店經營成效只達到公司預期的70%~80%,但都在他們的意料之中,並不擔心,用3~6個月的時間來讓消費者熟悉並接納是一個必要階段,之後無人超市的優勢才會真正凸顯出來。胡俊還透露,按公司計劃,將在重慶主城和區縣分別開出50家門店。

  昨日,記者多次致電胡俊原有的聯繫方式,對方未接聽電話。記者來到協信星光廣場看到,如今廣場上僅剩下一家WOW智慧美粧店。“我在這裡上班4個多月了,我來後就沒看到這裡有無人超市。”一位協信星光廣場的安保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查詢發現,早在今年1月份,GOGO無人超市在成都就被曝連關兩家店,不少員工還曝出公司欠薪問題。

   

  成立半年獲千萬融資 

  “一七閃店”將佈局海外 

  同樣是涉足無人零售領域,重慶首家無人便利店“一七閃店”卻與GOGO超市的處境截然相反。成立半年內,就獲得了逾千萬融資,如今已經佈局了51家直營店,並將走進海外市場。

  2018年8月,作為首屆智博會期間唯一一家入駐的智慧零售超市品牌,一七閃店短短4天就創下了高達20萬元的營業額;隨後,其牽手新加坡企業veriTAG在成都凱德廣場打造的首家國際聯營店也於今年9月13日正式開業,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一站品嘗最新鮮的新加坡美食;雙11後,重慶的一七閃店又引入了義大利的進口商品,進一步豐富商品品類……事實上,自去年7月,“一七閃店”在兩江網際網路産業園開門迎客以來,憑藉更輕盈的技術、更穩定的運營模式,很快就實現了盈利,其在門店擴張、融資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成為無人零售領域的盈利者之一。

  不足20平方米的店面、24小時營業、沒有售貨員、也不需要複雜的購物步驟,拿起東西手機掃一掃就可以走……這種購物體驗伴隨一七閃店的擴張,正在重慶、成都等地“遍地開花”。

  “我們主要瞄準白領人群,以銷售零食、飲料、特色早餐、下午茶為主,店面多開設在寫字樓、酒店、高校等區域。”一七閃店CMO鄧婕稱,目前,一七閃店總用戶數已突破10萬。單店週一至週五日均營業額達3300元,月營業額達到6萬~7萬元。

  2017年,一七閃店曾獲得思銀股份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2018年2月,一七閃店憑藉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前沿科技融入傳統便利店,提升運營效率,帶來全新購物體驗,“征服”了兩江創投,完成Pre-A輪千萬級融資。

  “大家對無人超市這種新的零售方式非常感興趣,也很好奇超市內運用了哪些‘黑科技’。”鄧婕介紹,大數據、人臉識別、智慧門禁系統、圖像識別、消費行為分析等技術手段,讓一七閃店能夠減少人力成本,快速精準地捕捉用戶喜好,實現個性化運營。由於節省了人力成本,一七閃店的商品比其他便利店更便宜,消費者即買即走無需排隊,擁有更好的購物體驗。

  一七閃店由重慶雲郵天下資訊技術有限公司打造,技術團隊前身為騰訊企業産品西南服務中心技術團隊,其在智慧化上的升級迭代速度自然不容小覷。伴隨著與專注溯源防偽方案開發的新加坡企業veriTAG的合作,其在智慧技術上將再邁進一步。記者了解到,今後,一七閃店除了接入商品溯源防偽系統外,還可實現商品免掃碼及“刷臉”支付。同時,還將引入智慧語音互動、全息投影等功能。

  “預計明年內,我們在重慶的門店將擴展到100家。”鄧婕稱,目前,重慶、成都的加盟也已啟動。下一步,還將在西安、武漢、昆明等城市佈局。此外,作為國內首家走向海外市場的無人店品牌,一七閃店在新加坡佈局的新店均已完成籌備,預計將在今年內開張。

  市場 

  無人零售“遍地開花” 已涉及熟食銷售等多個領域 

  其實,無人零售這個概念,對於消費者來説,並不陌生。而我們最早見到的雛形,便是街頭司空見慣的無人售貨機。無人零售呈現“井噴”態勢,則是在2016年後。

  2016年,世界電商巨頭亞馬遜宣佈利用電腦視覺技術,實現免排隊的實體商店Amazon Go。加上國內“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實體零售業無人值守模式便迅速興起,出現無人便利店和無人值守貨架的創新模式。其中,不僅有阿裏等網際網路電商巨頭進場佈局,還包括一些傳統便利店,以及大量創新零售廠商,加入“戰場”。

  因此,業內普遍認為,無人零售萌芽大放異彩于2017年。2017年也因此被稱為“無人零售元年”。

  例如,在無人便利店方面,2016年8月繽果盒子落地廣東中山;2017年3月,便利家落地上海;2017年6月,神奇屋智慧便利店、Easygo未來便利店落地廣州;到7月阿里巴巴推出淘咖啡線下實體店,再到10月京東無人便利店和X無人超市公開。無人貨架方面,2016年8月,小e微店、零食e家在北京開展業務;2017年,哈米科技、七隻考拉、用點心吧、果小美、番茄便利等紛紛開始佈局。

  據鯨準數據庫發佈的數據,去年我國共有138家無人零售企業。另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全國無人零售貨架累計落地2.5萬個左右,無人便利店累計落地200個左右。

  從去年開始,重慶的無人零售市場佈局也進入“加速度”。

  記者近日走訪重慶市場發現,除了商場、軌道交通站點的常規智慧售貨櫃外,還有天使之橙、自助咖啡機等細分領域的智慧無人售貨櫃出現。甚至是重慶人喜愛的小面,都已經有了自助銷售機。智慧機器通過標準化煮麵工藝,大約1分多鐘能做好一碗麵。

  去年7月,西南地區首家無人便利店“一七閃店”的開業,則成為了重慶市場無人超市的“吃螃蟹者”。

  一七閃店創始人兼CEO何陽春表示,目前國內的無人零售業態大致可分為四種:第一種是無人售貨機;第二種是基於傳統便利店轉型,有收銀臺但是無人值守的便利店;第三種是需要顧客自助掃碼購物的業態;第四種則是通過人工智慧實現無人值守,要求消費者擁有註冊賬號。“一七閃店則介於第三種和第四種中間。”何陽春説。

  儘管都是“無人店”,在商品、業態之外,無人店的支付模式卻各有不同。有的是在商品上貼RFID,以供掃碼支付,有的則是閘機口“刷臉支付”,有的則是設置攝像頭,利用視覺識別搭配感測器,通過人體特徵識別和物體識別,追蹤用戶在店內的行為,在“支付區”用APP付款。

  資本 

  去年吸收資本40億元 風頭蓋過“共用單車” 

  儘管目前大多數無人店還處於“萌芽”初期,有的快速擴張,有的正在經歷陣痛,有的則被“大浪淘沙”……但各種無人店不斷涌現,也引來資本爭相逐鹿,風頭甚至蓋過之前的“共用單車”。

  去年6月27日,F5未來商店獲3000萬元的A+輪融資。去年7月,繽果盒子獲得1億元融資。去年8月17日,便利家拿到數百萬元種子輪融資。主打無人貨櫃的果小美則以5000萬美元的C1輪融資,實現去年的完美收官。“神奇屋”無人零售店,在一年半時間裏,公司陸續融資4輪,最後一輪于2018年4月完成。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無人零售這一新模式全年共吸引了總額超40億元人民幣的資本。

  無論無人零售來得早不早,誰都不想遲到。於是,拿到錢的企業正在摩拳擦掌大展一番身手。沒有拿到錢的公司,利用這個時機,謀求融資。而想追趕風口的創業者們也在招兵買馬,準備迎風而上。(記者 孫瓊英 嚴薇)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