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五大措施支援民企發債融資(經濟聚焦)

2018-11-16 14:34: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國家發改委積極研究出臺有利於民營企業通過債券市場開展市場化融資的五大政策措施——積極支援優質民營企業發債融資;加大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對民營企業的支援力度;支援發行創業投資類企業債券;協調推進民營企業違約債券處置,助力民營企業紓困;配合金融管理部門,實施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援計劃和股權融資支援計劃。

  國家統計局14日公佈,1—10月,全國完成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5.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3個百分點,繼9月份增速企穩後繼續回升,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速觸底回升,民間投資增速進一步加快,製造業投資增速持續回升。

  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為何能實現今年來的首次回升?鞏固民間投資向好勢頭,國家還將出臺哪些緩解融資難的好政策?投資補短板會否引發新一輪債務危機?11月15日,國家發改委就宏觀經濟運作情況舉行發佈會,回應社會關切。

  投資補短板成效初顯,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實現今年以來首次回升

  針對今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逐月回落的運作態勢,下半年國家出臺多項促進基礎設施投資穩定發展的政策措施,著力聚焦補短板。1—10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4個百分點,實現了今年以來的首次回升。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透露,10月,國家發改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産投資項目9個,總投資918億元。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能源等領域。其中,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可推動清潔能源高佔比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創新,為遠距離、大容量輸送清潔能源積累技術和運作經驗。

  今年7月以來,基建設施投資,特別是高鐵項目的審批明顯加快。發改委已先後批復了包頭至銀川鐵路銀川至惠農段、上海經蘇州至湖州段、重慶至黔江等三個高鐵項目可研報告,總里程約529公里,總投資1031.65億元。

  “這些項目對於完善西部地區、長江三角洲等區域路網佈局,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符合近期國辦印發的《關於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的總體原則和要求。”孟瑋説,“十三五”後期,基礎設施建設任務仍然艱巨。發改委將堅持既不過度依賴投資也不能不要投資、防止大起大落的原則,進一步加強重大項目儲備,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加大資金籌措力度,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為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和提高長期綜合競爭實力發揮積極作用。

  支援民企通過債券市場開展市場化融資,助推重點民企紓困

  隨著多項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政策的落實,今年以來民間投資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1—10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8%,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3個百分點。

  鞏固民間投資向好的勢態,就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玻璃門”“旋轉門”,就是重要一招。

  孟瑋介紹,《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目前已上報黨中央、國務院。在黨中央、國務院批復後,發改委將會同商務部聯合印發《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並且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開實施。同時,還將在網際網路上將清單事項設定的依據、辦理的流程等相關資訊向社會公開,便於市場主體實時查詢,不斷提升市場準入政策的透明度和清單使用的便捷性。“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將根據改革的總體進展、經濟結構調整、法律法規修訂等情況,適時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進行動態調整完善,進一步增強清單的科學性、規範性。”

  除了破除“準入難”,還要破解“融資難”。為解決當前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融資困難,國家發改委積極研究出臺有利於民營企業通過債券市場開展市場化融資的五大政策措施,拓展民營企業融資渠道。

  首先,積極支援優質民營企業發債融資。發改委支援信用優良、經營穩健、對産業結構轉型升級或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的優質民營企業,按照支援優質企業直接融資的相關政策申請發行企業債券。對於符合條件的優質民營企業,對債券資金用途實行正負面清單管理,鼓勵將債券募集資金用於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

  據透露,近日,發改委已核準比亞迪公司發行60億元企業債券,募集資金用於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電池及電池材料、城市雲軌等綠色産業項目。

  其次,加大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對民營企業的支援力度。發改委鼓勵各地以地方大中型企業為主體發行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募集資金由託管商業銀行轉貸給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前景的民營企業。

  再次,支援發行創業投資類企業債券。支援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創業投資基金類債券,募集資金用於出資設立或增資創業投資基金,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債券募集資金設立或增資的創業投資基金以股權形式最終投向未上市成長性創業企業。

  第四,協調推進民營企業違約債券處置,助力民營企業紓困。對因現金流緊張發生債券違約,但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前景的民營企業,督促省級發展改革部門組織各方力量,在嚴格防止違規舉債、嚴格防範國有資産流失前提下,對民營企業進行必要的財務支援和救助,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化解處置違約債券風險,助推區域內産業龍頭、就業大戶、新興行業等重點民營企業紓困。

  最後,配合金融管理部門,實施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援計劃和股權融資支援計劃。按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援計劃的機制設計和市場化運作原則,在企業債券領域積極支援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融資,為經營正常、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民營企業發債提供支援。

  在補短板的同時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各地應把握好“三個嚴格”

  投資補短板成效初顯,但也有人擔心,在實際操作中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加快會不會形成新一輪的地方債務風險?

  為了進一步增強基礎設施對促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以及在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撐作用,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於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聚焦8個重點領域,提出了加強項目儲備、加快推進前期工作、保障在建項目實施、加強資金保障等10項政策措施。

  “《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在做好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有關工作的同時,要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孟瑋表示,對各地方政府而言,要把握好“三個嚴格”:

  一是嚴格可研論證。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要根據地方財政承受能力和地方政府投資能力,充分論證資金籌措方案是否可行,加大財政約束力度;

  二是嚴格項目建設條件審核。區分輕重緩急,對確有必要、關係國計民生的在建項目,統籌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合理融資需求,避免出現“半拉子”工程的情況;

  三是嚴格擔保舉債行為。嚴禁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嚴禁以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

  “對金融機構而言,關鍵是要審慎合規經營,盡職調查、嚴格把關,按照市場化原則評估借款人財務能力和還款來源,做到審慎授信。”孟瑋説,“各地方、各部門要合理安排工程項目建設,堅決避免盲目投資、重復建設。同時,管控好新增項目融資的金融‘閘門’,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