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農業銀行出臺二十二項措施支援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2018-11-13 09:1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11月12日電 11月12日農業銀行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大力度支援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圍繞加大信貸投入、完善政策制度、創新産品與服務模式、推進減費讓利、拓寬融資渠道、助力企業紓困、確保商業可持續、加強組織領導與正向激勵等八個方面,提出了二十二條針對性措施,著力破解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一是加大信貸投放。通過建立總、省、市三級行民營企業“白名單”、增配戰略性信貸計劃、單列小微企業信貸增長計劃等多種方式,充分保障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信貸資源投入。從明年起,實現民營企業貸款增速和增量穩步提升,力爭三年後,民營企業貸款增量佔新增公司類貸款的比例符合監管要求。

  二是完善政策制度。提升行業政策的前瞻性與精細化水準、增強區域政策的差異化與分類指導能力,不斷提升民營企業融資可獲得性。下沉小微企業信貸審批層級,構建以二級分行和重點一級支行為主的小微企業信貸審批體系。建立重點民營企業審查審批“綠色通道”,推行“預授信”、“平行作業”、優先辦結等方式,逐步推廣模板化運作、批量化、自動化審批,切實提升辦貸效率。

  

  三是創新産品與服務模式。持續完善大中小客戶、線上線下、鏈式金融等産品線,加大“數據網貸”、“惠農e貸”、“納稅e貸”、“賬戶e貸”等産品的推廣力度。積極穩妥開展擔保方式創新,擴大智慧財産權、應收賬款、股權等抵質押物範圍;加大與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的合作,推動完善政府增信機制。對於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公司治理完善、信用記錄良好、市場競爭力強的優質民營企業,可發放信用貸款。

  四是推進減費讓利。認真落實民營企業貸款利率優惠政策,加大民營企業服務收費減讓力度,切實降低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對於流動資金貸款到期後仍有融資需求的優質民營企業,可提前開展貸款調查與評審,實現無還本續貸,降低企業資金週轉成本。

  五是拓寬融資渠道。加大信貸資源投入的同時,通過創新債券融資支援工具、拓寬投資標的範圍、適度拉長資産久期,加大民營企業債券承銷和投資力度。積極運用理財資金支援優質民營上市公司再融資、國企混改等股權融資需求,拓寬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渠道。

  六是助力企業紓困解困。針對部分民營企業生産經營遇到困難或面臨流動性風險的情況,實行“區分情況、一戶一策”的風險化解策略。對暫時經營和資金週轉困難,但仍有發展前景的民營企業,不盲目抽貸、壓貸、斷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積極推進債轉股項目的簽約和落地;對存在股票質押風險的企業,不“一刀切”強行平倉;擇優投資民營企業紓困專項債券和股權質押紓困基金。

  七是確保商業可持續。認真把好客戶準入關,有效防範企業偏離主業、過度擴張、高杠桿經營、涉及擔保圈或民間借貸等風險,利用聯合授信、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模式、新技術,破解民營企業資訊不對稱、管理成本高、風控難度大等問題,確保商業可持續。

  八是加強組織領導與正向激勵。明確“一把手”負責制,確保服務民營企業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落實到位。建立健全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增強正向激勵,引導各級行加大服務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力度。

[責任編輯:李航]